此時兩軍對峙,雖名義上是陛下來親迎太上皇回歸,但氣氛無端就有些緊張肅穆。
所有人一起屏氣凝息,嚴陣以待。
石韻帶著部下遙望著陛下和眾位文武大臣。
陛下和隨行的百官也在神情緊繃地遙望著他們。
石磯口此時聚集了十幾萬兵馬,以及大顓朝最位高權重的一群人,堪稱盛況空前。
然而場面卻靜肅得可怕,所有人的心都懸著,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顧真人身上。
她這樣聲勢浩大的將所有人都聚集到石磯口的目的是什么
不少人其實都已經隱隱猜到了。
只不過猜測終歸是猜測,最后的那一層窗戶紙還是要等顧真人自己來捅破。
陛下這一路過來都寡言少語,沉默淡定,臣子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因此一個個心中惴惴,一邊靜候顧真人開口,一邊還在擔心陛下會有什么反應。
石韻麾下的薛指揮使,常軾攜,赤鳶,橙鳶,方睿明等人則都目光明亮,透著隱隱的興奮之色。
被萬眾矚目的顧真人卻一直端坐在馬背上,矗立不動,神色淡漠地注視前方。
她沒戴面具,一張沒有絲毫瑕疵的絕美面龐展露無遺。
只不過所有人看著這張美到極致的容顏時,心里都興不起半點看到美人時的旖旎之情,他們所能感到的只有敬畏。
只因此時的顧真人就像是蓮座上的神像,神像被塑造得完美無缺,風姿卓絕,卻高高在上,無喜無悲,身上唯余俯瞰眾生的超然。
她有著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神通,這天下是太平昌盛,亦或是要經歷一場浩劫,都在她的一念之間。
首輔張毓跟在陛下身側,面沉如水地遙望著前方的顧真人。
他是大顓的三朝老臣,經歷過無數風雨,蒙古人兵臨城下時都能沉著應對,不曾失了信心,這時卻有了無力回天之感。
眼見對方面對著當今天子和滿朝文武都如此沉得住氣,心中的無力感更重,唯有暗暗嘆息顧真人果然是個人物,這一趟她是有備而回,我大顓朝的江山危矣
看了眼一旁緊繃著臉孔的虞尚書,輕聲道,“顧真人雖然驅逐韃虜有功,但此人包藏極大禍心,其危險卻是更甚于蒙古鐵騎了。”
虞峴沒有回答,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可見是同意這個說法。
張毓語氣里滿是沉痛,“早知如此,當初就算陛下再寵信她,我等也應該拼死進諫,不能讓陛下將兵權交付與她,如今大患已成,奈之若何”
虞峴卻是一身錚錚鐵骨,不為眼下的危局所動,眸光十分堅毅鎮定,“此事誰也預料不到,當初交付兵權也是為了抵御蒙古強敵,不得不如此。大人不必自責,事已至此,我等也無需多想,只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盡力而為便是。正所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既是君子所為。”
張毓被他的堅毅豁達所感,眉頭微微舒展,正要說話,卻被空中忽然響起的一陣若有似無的鈴聲打斷。
張毓不禁詫異,這是在野外空曠之處,大隊的兵馬對峙,氣氛肅殺,怎么會有鈴聲
側耳分辨,卻聽不出鈴聲是從哪里傳出來的,仿佛是來自天邊,又仿佛是就在耳畔。
只覺得鈴聲越來越清晰。
音質古樸清越,節奏輕緩悠長。
叮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