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屁顛屁顛兒的跟在潘學武身后,看他舉重若輕的化解一個又一個的危機。心里不覺也涌起了幾分對他的敬佩。
對于這個橫空問世的年輕人來說,出生在大山深處,沒有祖輩的余蔭可以庇護,從一個農村青年成長為一個企業家,這不脫三層皮是做不到的。
產供銷,人物料,每一個環節都是首尾呼應,牽一發而動全身。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潘學武的荷包這么小,野心如此之大,確實是格格不入,因而也便每一步都走的舉步唯艱。
也許這也是潘學武和雷金美兩夫妻動不動就上演全武行的直接原因吧。
遇山開路,見水鋪橋,磕磕碰碰的日子一天一天像飛一樣的過去。
時間過的很快,被稱為“年關”的春節終于在大家的期盼等待中如期而至了。
這一年,潘學武收獲了農業局的有機茶基地補助款,收獲了圣諾公司的貨款和投資款,或許還有更多比如像蔣挺,像王縣長,像王健這些人的投資款。總之,在我看來這個潘學武眼看就要支撐不了,大廈將傾的時候,他的新廠房還是如期的建設好了,整條流水線的蒸青設備也開始進入安裝階段。
更為神奇的是,到了年底潘學武也不知道從哪里搞來一筆錢,把下面茶葉基地里的貨款都給結算的一清二楚。那些原本三天兩頭要急赤白臉跑來找他要錢的茶園承包者一個個都像換了一副面孔。
“老大,這是我老婆自己做的豆腐,就用今年山上的茶籽油炸的。純天然,比我們的有機茶還有機。你一定得嘗嘗。”摩托車開的振天響的小錢扯著銅鑼嗓拎著一大包油泡走進潘學武的辦公室。
“老大,這個是我老娘養的幾只土雞,都是吃玉米的,給你燉湯。”
“老大,過年了,我也沒啥好拿的,這個山羊是放養在茶園里的波爾多山羊,這個羊腿吃起來可美了。”
不僅是小錢,每一個到財務室領錢的基地承包人都帶了他們自己認為最拿的出手的土特產,恭恭敬敬地送到了潘學武的辦公室。
“唔唔,謝謝好好干管好茶園,明年多摘點茶葉就是對公司最大的支持”潘學武云淡風輕故作姿態的接受他們的進貢,那一瞬間像極了一個功德圓滿的英雄,又像一個指點江山的帝王。
我看著進進出出的人,心里暗自為潘學武感到高興,不管這個錢是怎么來的。這錢就是男人的腰桿子,腰包粗了,說起話來口氣就完全不同。
不過按照我這段時間對潘學武的了解,他這個錢也還沒有多到可以隨心所欲的程度。畢竟每分錢都是要成本的。看他前段時間對信用社陶主任拼命拍馬屁的情況,這錢八成是從信用社貸款出來的吧還是像那天潘學武和雷金美兩夫妻吵架的一樣,把他們城里的房子給賣掉了
這基地的錢自然是要支付的,可是再怎么著也還得留一些周轉資金,陳先生訂的三個柜子的茶葉還有一大半要從外面購買呢。
我一邊揣測著潘學武資金的來源,一邊又操心起潘學武的資金使用情況來。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皇帝不急急死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