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們的舌頭都很敏銳,畢竟很多藥材光靠看和聞是不夠的,還需要用舌頭嘗一下。
有時候有些藥渣需要檢查的時候,碾碎后煮過幾乎肉眼辨認不出來,也需要嘗一嘗才能分出究竟是什么。
所以他們都幾乎嘗不出藥材的味道來,大福晉就更嘗不出了。
院首和余太醫眼看大福晉吃了幾天的蓮花糕,整個人就好多了,也有力氣坐起身,就開始喝梗米粥,然后是紅棗桂圓粥,再是老母雞湯。
等半個月后,大福晉都能扶著迪嬤嬤下榻走兩步。
兩位太醫想不通,就托四阿哥回去問一問耿奕。
四阿哥也挺好奇的;“這蓮花糕真那么神奇,有起死回生之效嗎”
耿奕一聽也愣住了,笑著搖頭道“爺聽哪里的人云亦云,蓮花糕就是吃的,又不是仙丹,哪里有那么厲害”
要說里頭為何吃不出藥味來,這不是很簡單,因為里面擱了致死量的糖啊。
比糖的分量不到十分之一的藥材,怎么可能蓋不住味道呢
哪怕是舌頭敏銳的太醫們,被那么多糖的甜蓋住,他們的舌頭都不可能嘗出什么藥味來了。
更何況大福晉病弱后,舌頭的敏銳程度不如以前的。
鼻子只要沒聞到,舌頭就不會反應過來。
只要迪嬤嬤和廚房不說,大福晉根本不知道吃的蓮花糕里面是放了藥材的。
其實之前院首做的藥膳,藥味已經很少了,只有一點點,大福晉未必能嘗出來。
但是一開始就給大福晉說是藥膳,里面肯定有藥材的,她心里知道這是藥,身體當然跟著有反應了。
耿奕細細一解釋,四阿哥就明白了,笑著搖頭道“原來如此,難怪你一直讓人瞞著沒讓告訴大福晉,蓮花糕的方子是什么。不過外頭傳著大福晉吃了仙糕好起來了,正到處求方子。”
耿奕這邊那些人是輕易騷擾不了的,于是就頻密去找耿金。
畢竟聽說耿奕的食方是耿家的藏書閣里看見的,就有不少人去拜訪,出重金的許好處的,就想進去看看,或者直接求這個方子。
耿金哪里聽說過這中事,他壓根就沒怎么進過藏書閣,也就耿奕喜歡進去。
他不勝其擾,就關起門不見客,躲到耿銀這邊來了。
然而耿銀是耿金兄弟的事也被傳了出去,兩兄弟在小院子里嚇得閉門不出,玉容膏的鋪面也就遲遲沒能開門的。
耿奕聽得苦笑道“這糕點正適合大福晉,其他人就未必了,尤其年紀大一些的就不能亂吃。”
大福晉是因為好幾天沒進食,身體虛弱,而且年紀又不大,短時間內吃進去大量的糖化成能量,她才有力氣慢慢好起來。
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樣了,尤其原本就有糖尿病的,或者年紀大不好轉化糖的,吃進去吃出毛病來怎么辦啊
耿奕為了解釋得更清楚,就道“比如這里有個大碗,倒進去的水就能多一些。原本碗就小的,同樣的水進去就會溢出來了。”
四阿哥點點頭,表示明白了“我已經派人對外說一說,把消息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