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學生打著大阿哥和太子的旗號斂財不少,還送了貴重的字畫和擺件送去給明珠和索額圖,皇帝不清楚這兩人究竟是不是知情。
他想了想,就分別讓人告知了太子和大阿哥。
然后太子很快回信,要求皇帝嚴懲不貸,絕不能姑息若是索額圖也牽涉在內,也得嚴懲才是。哪怕不知情,因為沒發現學生的圖謀不軌,索額圖也得親自來請罪才是。
大阿哥的回信要慢一點,態度卻截然不同。
他是為明珠求情了,只覺得明珠不可能做這樣的事。
畢竟明珠又不缺這點字畫和擺件,是因為學生送的,只以為是學生的一片心,這才留下的,根本不可能跟學生同流合污。
皇帝看完信后挑了挑眉,覺得太子對索額圖未免有些太冷漠了一點,又感覺大阿哥過于護短,心里都不大滿意。
正巧四阿哥過來,他就隨口說了此事“老四你來說說,該如何做才好”
四阿哥沉吟片刻才答道“皇阿瑪,兒臣認為大哥說得對。依照明珠和索額圖兩位大臣如今的身份地位,實在很不必因為收下學生這點禮物而跟他們同流合污。”
皇帝沒想到四阿哥贊同的居然是大阿哥,又聽他說道“前提是兩位大臣確實不知情,送去的也確實只是普通的字畫和擺件。”
這話讓皇帝的神色頗有些耐人尋味“老四你的意思朕明白了。”
他似乎只是隨口問,然后就放下了,開始說起后邊的行程來“朕打算把莊晨帶上,他對后面的堤壩也頗為熟悉,河床泥沙的事解決得也不錯,讓他過去指點一下其它地方。”
四阿哥就應了,出去的時候也不知道皇帝究竟對他的回答是滿意還是不滿意。
他走后,皇帝對著李德全倒是笑笑道“老四比老大和太子要年輕,腦瓜子卻是挺靈活的。”
皇帝剛開始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明珠和索額圖究竟知不知情上面,就連大阿哥和太子也是如此。
要證明兩人究竟知不知情,卻是不好說了。
然而四阿哥卻給了另外一個思路,那幾個學生送的字畫和擺件里面會不會藏著別的東西
若是有,證明兩人顯然是知情的,若是沒有,那就說明兩人是清白無辜的了。
這卻是個簡單又快速辨別的法子,皇帝回頭就讓暗衛去查了。
哪怕里面真有東西被弄出來了,還是會留下蛛絲馬跡,對暗衛來說不是什么難事。
只是幾天后皇帝接到暗衛的回復,并沒有發現字畫和擺件的不妥之處。
然而懷疑的種子已經埋在皇帝心里,就讓暗衛留下,作為眼線盯著兩人了。
太子和大阿哥等了好幾天,沒等來皇帝的處罰,這才暗地里松口氣,顯然明珠和索額圖確實是不知情的。
幾個學生則是被抓起來交給大理寺審問,不過幾天就都病死在獄中,這案子只能不了了之。
四阿哥聽聞幾個學生死在牢獄當中,并沒有太意外。
哪怕明珠和索額圖是真的無辜,自己幾個學生做出這樣的事來,還要反復被問話,誰知道學生會不會知道點什么,透露出他們見不得光的事來。
只有死人才會守住秘密,幾個學生根本就不可能走出牢獄。
再者皇帝也有點息事寧人的意思,不想讓這幾個學生借著明珠和索額圖牽扯到大阿哥和太子身上,于是這個案子只能匆匆結束。
耿奕因為在船上,隱約知道這件事,發現四阿哥的表情是越發嚴肅,也更難看出情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