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奕想象中四阿哥這次去越河當督工,該是住得比較寒酸的小房子,只帶上那么一兩個下人和多幾個侍衛,路上能夠照應一二,甚至可能要她親自洗手羹湯。
她摩拳擦掌琢磨著要是自己做飯,得做什么好吃的,快手菜是想了一大堆。
然而事情跟耿奕想象中有點不一樣,府里忙忙碌碌收拾籠箱,就連廚房也在忙著打包一些干菜,甚至馬廚子也被打包上了。
她木然聽著小李子說馬廚子怎么指揮徒弟們把各種干菜分門別類放進籠箱,再搬上馬車,然后徒弟們各自也收拾行李跟著出行。
耿奕就不明白了,忍不住問四阿哥道“爺,咱們不是去越河,那邊該是環境一般,院子不大,能住得下那么多人嗎”
她想象中就是四阿哥帶上自己,再帶上十三阿哥,然后蘇培盛跟著,可能有幾個侍衛什么的,怎么連廚子都帶上了,皇帝不會怪罪下來,覺得他們這樣去督工太奢侈,不是正經干活的態度嗎
四阿哥聽得好笑“你這小腦瓜子平日聰明得很,怎的忽然就傻乎乎的了我們是去辦差,出行是阿哥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就一輛馬車,你和我和十三弟兩手空空就直接出發的。”
哪怕他和十三阿哥去越河是因為被懲罰,但是皇帝不說,自然沒人知道。
那么兩人就按照皇帝的意思去辦差的,作為阿哥真的跟一般人一樣吃不好穿不暖,住得寒酸,這不是丟了皇帝的臉面,還怠慢了阿哥嗎
當地哪里敢,如今早就收拾好一個大院子就等著兩個阿哥過去了
十三阿哥在宮里,只需要收拾自己的貼身物件就行,其余的都是四阿哥來準備的。
吃的穿的,路上用的,隨行人員都是誰,帶上多少侍衛和太監,老大夫會跟著,藥材也裝了一車子,是有備無患了。
馬廚子帶上兩個徒弟跟著,食材、刀具和廚具也準備了一車。
因為不知道住多久,所以一年四季的衣服鞋子都要帶上,還有被褥、蚊帳、枕頭、香爐和茶具等等,耿奕感覺他們其實就是在搬家吧
耿奕都不必做什么,坐在那里看胡嬤嬤和如穗兩人忙忙碌碌指揮著丫鬟婆子們收拾東西,如玉則是站在她身邊倒茶遞水的。
如玉見耿奕看著有些恍惚的樣子就問道“主子是不是覺得帶著有點少了,實在是貝勒爺交代了得輕車從簡。”
耿奕轉過頭來看著外邊不知道多少的籠箱,你告訴我這是輕車從簡
不過她想想也是,古代也不能跟現代一樣,直接網購就好了,在當地買也不合適,成衣這種很難買到合身的不說,被褥很多家家戶戶都是買棉花和棉布回去做的,一天兩天還做不出來,自然衣服被褥都要帶上了。
貼身用的當然也要帶,畢竟當地可能壓根沒得賣
廚子得帶著,不然真讓耿奕去做飯嗎
要在當地找廚子,誰知道能不能信得過,會不會對飯菜動手腳什么的
安全起見,還是帶知道底細的廚子和下人比較好,才能住得安心。
如此一來,四阿哥這樣還真是輕車從簡了。
收拾東西才幾天,開年后皇帝就對外宣布讓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去越河督工之事。
這剛開年皇帝就派了差事,開春還天寒地凍就迫不及待讓兩人出發,不像是去辦差,倒像是做錯了什么給攆出京城的。
不少人察覺出不對勁來,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都從宮里跑出來了,看著四阿哥就是一臉擔心的樣子。
四阿哥知道瞞著他們的話,幾人只會更加擔心,于是把人叫進書房,把十三阿哥的事簡單說了。
雖然他說得輕描淡寫,幾個阿哥卻聽得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