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再次罷黜太子的事,這次朝廷大臣就沒一個再反對的。
而且皇帝做出這個決定不如之前艱難和猶豫,心里還放松了一些。
他第一次廢太子之后,朝堂亂糟糟的,各個勢力都在冒頭,更別說是私下結黨的大臣開始蠢蠢欲動,并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皇帝才會重新立太子,想要平緩局面,誰知道太子會變成最大的禍端呢
沒辦法,皇帝只好再次廢掉太子。
如今他覺得沒有太子的話,反而朝堂要平靜得多了。
加上之前八阿哥冒頭,被皇帝強行壓下去了,連帶其他大臣都不敢貿然提起。
不過還是有不怕死的,在半個月后跟皇帝提起重新立太子的事。
皇帝就說之前的皇帝沒有立太子,他其實也不應該立的。以前沒立太子就好好的,如今他立了反而不行,所以決定以后都不立了。
他態度堅決,表示絕不會再立太子,然后再重蹈覆轍。
大臣們想到八阿哥如今丟了所有的差事,不復以前那樣受皇帝重用。
連帶支持八阿哥的大臣不是被拘禁就是丟官閑賦在家,一個個再不敢說什么,只能高呼皇帝英明,立太子之事就再沒人敢提起的。
畢竟那個膽大再次提起的御史從此之后再也沒在早朝上看見了,大臣們一個個心有戚戚然,都不敢問這人是去哪里了。
此事算是塵埃落定,十二阿哥這才徹底松口氣的。
因為皇帝一下子清理掉好幾個重臣,只能讓各部侍郎們暫時接管,另外再挑人選。
刑部、兵部尚好,侍郎都熟悉,很快就上手了。
唯獨戶部是尚書、戶部侍郎和戶部員外郎,乃至底下小吏都被一鍋端了,就沒剩下幾個人在。
戶部還是重中之重的地方,也不能隨便提拔官員進去,皇帝深思熟慮后,讓四阿哥暫時接管戶部。
接管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賬。
上回收國庫欠款的時候,裕親王和八阿哥已經查過一遍的,四阿哥收的時候只對著名單收錢,并沒有查過。
如今他看過后發現收來的欠款名目是對的,但是進國庫后數目就對不上了。
得了,四阿哥又要重新查賬才行,戶部的賬目顯然有問題。
而且還不是幾個月的賬目,是幾年甚至十年的賬,他一個人又不是三頭六臂肯定干不完,于是就跟皇帝提起此事來“兒臣觀九弟對數字頗為敏銳,算數極好。另外十二弟和十三弟十分穩重謹慎,幫忙查賬最為適合。”
皇帝還有些意外,要四阿哥獨自查賬,真查出什么來就是大功一件。
哪怕四阿哥表面上是一個人查賬,回頭拉了其他阿哥進來,沒跟皇帝提起,那功勞還是他一個人的。
如今四阿哥直接跟皇帝先申請,再拉人,這個做法讓皇帝還是挺滿意的,揮揮手直接就同意了“可,就這么辦吧。”
一道旨意下去,九阿哥收到后簡直樂瘋了,恨不能親一口四阿哥。
要不是四阿哥的話,他如今可能都沒能接到一個正經差事
十二阿哥就十分意外,沒想到皇帝會同意他去戶部查賬,畢竟自己跟之前的案子有所牽扯,該避嫌才是。
十三阿哥一聽四阿哥需要自己幫忙,屁顛屁顛就來了,路上遇到十二阿哥,見他滿臉糾結的樣子就能猜出一點來,笑著道“這說明皇阿瑪是相信十二哥的,我們得好好幫著四哥辦差才是,也不能叫皇阿瑪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