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公元前238年,質于秦的韓王然病逝,死在咸陽。
秦國將其送回韓國新鄭下葬。
同年,動工多年的關中渠工程終于進入尾聲。東西接涇水、洛水,潤澤萬民,在洪澇災害嚴重的關中地區大大緩解了水害與旱災,改善土壤質量,更是制造出一張巨大的水土灌溉網。
一個工程,潤澤萬民。
因而縱使鄭國入秦本意為行間,可秦王政依然將渠取名為鄭國渠。
同時,因修渠多年,消耗極大,國君下令減免賦稅三年。
可饒是如此,因灌溉面積的擴張,可耕種土壤的增加,秦國這一整年的糧食產量仍然比往年要高出近三分之一。
數字變化看不出什么,真切地讓趙維楨感受到變化的,是身邊的情況。
夏天的時候,她去了一趟封邑夏陽,打點了一下當地的事務。
歸來的路上,只聽官道邊熙熙攘攘,掀起馬車的簾子一瞧,幾百米開外有個小小的驛站以供旅人歇腳。
馬上到咸陽了,這驛站也熱鬧得很不止有車輛停歇,在驛站附近更是有不少小攤小販。支起的攤子下,許多作士人打扮的人坐著交談,熱鬧非凡。
還不到國都呢,僅是官道旁就這么人頭攢動,可見平民的生活確實是有提高。
趙維楨的臉上不禁帶上了幾分笑意。
“夫人。”魏興見狀問道“可要下去瞧瞧”
“算了。”
趙維楨搖了搖頭“馬車就不像是尋常馬車,穿得也不像是平民,還是別惹麻煩。”
她話語落地,就見到幾名頭綁著黑色布巾的女性三三兩兩結伴從驛館出來。
幾名女性有年長的,有年輕的,均是作婦人裝扮。她們或背著竹筐,或提著籃子,里面裝著好些新鮮蔬果、雞蛋與肉食,是要往官道之外走。
“魏興。”趙維楨注意到幾名女性,低聲開口。
“明白。”
魏興當即會意,當幾名婦人路過馬車時,他立刻擺上笑容“良家們,這是結伴去做什么呀”
平心而論,魏興長得不錯,又笑容滿面、態度客氣。
哪名女性不喜歡帥小伙笑著搭話呢
特別是他穿得干凈,馬車也是嶄新又華貴,平民們自然明白他是有錢人家的仆從,幾名女子你瞧瞧、我看看,還沒回答,就笑成一團。
最后是年長的一名中年婦人大方道“回貴人,我們是要去拜廟求子呢。”
魏興好奇發問“這么多人去,恐怕是很準。”
中年婦人“準,準得很”
魏興“拜的哪路仙人”
中年婦人抿嘴又是笑起來“不是仙人是咸陽里的夏陽君。”
魏興一愣“啊”
中年婦人只當他是不明白,還耐下心來解釋道“我聽國都來的先生說,那夏陽君可是天上派下來的神女,不僅是輔佐秦王,自己還一口氣生了兩名活蹦亂跳的娃娃。年前我鄰居家拜了之后,不出仨月就有了”
“是呀。”
又有一名年輕的婦人感慨道“還希望神女能多多發揮神通,據說秦王現下才有一子,這怎么能行得多生幾個才是”
“就是就是”
“最好王后下一胎就生倆,和夏陽君一樣。”
“生個閨女最好,反正都有兒子了”
“都秦王了,怎能只有一個娃”
魏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