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不錯。”趙維楨冥思苦想,最終無奈道“瞧著有膽識,又得朋友維護,應該是個交際能力強,也懂領導的人。但我想不出把他安排到哪里去。”
“若無思路,一并通知給郡守就是。”呂不韋提議。
趙維楨卻搖了搖頭“我覺得泗水郡的郡守未必不認識他。”
這可是漢高祖啊
不是趙維楨詞窮,而是這個稱呼能說明很多事情。
劉邦此人,太復雜了。
能從一介草根當上皇帝,他自然是相當有本事。
雖則后世罵他的人遠遠大于欣賞他的人,但趙維楨看來這根本不重要。
楚霸王倒是人人敬仰,可最后的結局是戰敗自殺。劉邦不討人喜歡,他也從沒想過留身后名否則怎么會做出那些事情來
但人家就是當上皇帝了,氣不氣。
現在讓趙維楨頭疼的是她確實不知道該怎么安排劉邦。
他要是能穩穩當當走仕途,一步一步往上爬,趙維楨從此改姓劉好不好。
“算了。”
想不通就不想,趙維楨選擇放棄“要是有本事,到哪里都行。”
反正現在秦國不比歷史情況,劉邦也不具備造反的條件。
若不造反,在泗水當個快快樂樂的流氓頭子,說不定日子過得比當皇帝要幸福呢。
讓他自己看著辦吧趙維楨決定不再操心。
幾天之后。
呂不韋與趙維楨在沛縣落腳,就暫住在當地的驛館里。
趙維楨不喜應酬,便把縣令組織的所有活動都推給了呂不韋,自己則留在驛館與德音繼續整理呂氏春秋的框架。
悶頭寫了好幾天,解決了一個問題后,趙維楨長舒口氣。
“咱們出去走走”
她對女兒開口“看看街上有什么新鮮物事,買些捎給文茵。”
德音“全聽阿母的。”
于是趙維楨與德音,還不忘記拎著在驛館憋到長蘑菇的荊軻與高漸離出門。
地方的縣城遠不及咸陽繁華,但泗水郡地處原齊、楚、魏交接之地,也能勉強稱一句人杰地靈。
眼下過了秋收,城里還算熱鬧。
趙維楨與德音一出驛館,沒走多遠,就在陌生的地界撞見了熟悉的人。
沛縣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視線略過接踵的路人,趙維楨一眼就看到了前幾天被縣令直接叉出宴會的劉邦。
他一身布衣,穿得簡樸卻看上去器宇軒昂,一路沿街大搖大擺走過來,路上時不時有人沖他打招呼。
可見趙維楨猜的沒錯,劉邦在當地確實是個名人。
只是今日,他身邊還跟著一名默不作聲的小姑娘。
“劉季。”
趙維楨微微揚起聲音“這是做什么去”
遠處的劉邦猛然一頓,轉過頭來。
迎上趙維楨一干人等,他瞇了瞇眼,而后揚起一個足以稱之為燦爛的笑容。
“哎呦,這不是孟隗夫人么”
劉邦熱情向前“真是巧了”
這話說得好像他與趙維楨認識許多年了一般。
待到他上前,趙維楨才看清他身后小姑娘的模樣生得白白凈凈,看起來不過六七歲,身上的衣服極其干凈整潔,一瞧就是富人家的女兒。
劉邦像模像樣地給趙維楨行了個禮,而后才出言解釋“我見這丫頭在街頭呆愣愣站著,穿得像模像樣,卻沒見過,準備帶給蕭何看看。”
“可是與家人走散了”趙維楨看向小姑娘。
小姑娘這才抬眼。
她也不吭聲,觸及到趙維楨的目光后,先是上下把她打量一番,而后又機警地瞥了劉邦一眼。
見劉邦沒注意她,小姑娘伸手抓住了趙維楨的衣角,輕輕點頭。
趙維楨不禁挑眉。
雖則女孩一字不言,但她想說的話,盡數用眼神和動作轉達給了趙維楨。
是的,她是與家人走散了,并且她不信任劉邦。
聰明的孩子。
“我知道了。”趙維楨心領神會“劉季,你一名男子,帶著小女孩也不方便,就交給我吧。”
劉邦敏銳地扭頭看向小女孩。
小女孩立刻撇開視線。
她這般警惕的姿態,讓劉邦很是不爽地一聲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