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出巡的計劃暫且擱置父皇說,也不急,等上一等也可以。
最叫扶蘇暗松口氣,甚至不是出巡。
而是父皇對那些來咸陽的方士術士,突然失去了興趣,還把他們都趕了出去。
這是好事啊
扶蘇不禁感謝起夫人來果然父皇還是愿意聽維楨夫人的
2、呂氏春秋。
扶蘇二十一歲及冠時,維楨夫人又回來了。
這一次,是父皇命令她回來的。
始皇帝下令,誰敢不從而原因也很簡單不韋先生去世了。
消息傳到咸陽來,已是月余之后。
一兩年前,不韋先生的身體就不是很好,始終在各地游蕩的夫婦二人既沒到洛陽,也沒去夏陽,而是回到了不韋先生的故鄉,曾經的衛國濮陽。
撐了兩年,還是沒撐過去,最終不韋先生也葬在了那里。
得知消息后,向來不在朝臣面前表露情緒的父皇,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起身從秦廷離開。
轉天上午,他便對李相說,要維楨夫人回來養老。并且下旨命令呂氏一族動土遷墳,要將不韋先生的墳墓遷到秦皇陵附近。
這意思很明顯了若有朝一日,維楨夫人百年,也是要葬在父皇陵墓附近的。
三個月過去,維楨夫人帶著一家子人浩浩蕩蕩回到咸陽。
和她一同來的還有德音姐姐。
可惜文茵姐姐不在,她與蒙恬將軍一同駐守邊關,要等到過年才能回來看看。
而維楨夫人帶回來的,還有數十馬車的竹簡。
是的,竹簡。
昔年她發明了紙張,在全國各地推廣,因為方便、便宜,很快就取代了麻煩的竹簡與昂貴的帛書。
但今日,她又帶回了沉重的竹簡。
面見皇帝時,維楨夫人倒是沒展現出悲痛或者難過。
父皇親自出宮迎接,師徒二人,在章臺宮臺相見。
“夫人”
見維楨夫人欲拜,父皇直接將她拉了起來“迎你回咸陽,不是為了要你拜朕,而是為了你能頤養天年。”
維楨夫人笑了笑,但很快她又嚴肅起來。
“我皇明鑒。”
她朗聲道“文信侯離開咸陽之后,便同孟隗周游各地,記錄、調查數十年,合百家學說、記古今歷史,上至治國,下至為人,編纂于一書,乃呂氏春秋。紙張易碎,孟隗方雇人謄寫至竹簡上,好為保存至后世。”
說著,維楨夫人一轉身,示意身后那浩浩蕩蕩的數十輛馬車。
“皇上,”直至此時,她的語氣里才帶上幾分真情實感的動容與感慨,“他后半生的心血,我全給你帶來了。”
那一刻,扶蘇幾乎說不出話來。
他眼睜睜看著父皇一聲嘆息,而后對著那數十輛馬車緩緩抬手,行了一禮。
“朕謝過先生。”父皇低聲出言。
始皇帝一句話后,在場所有臣工、宦官乃至侍人,都不約而同地抬手,向這無數沉默的竹簡行禮。
扶蘇在心底想,有這么一句話,若不韋先生泉下有知,也就能安心了。
當然,維楨夫人帶回來的“禮物”,遠不止是一套呂氏春秋那么簡單。
等到送維楨夫人回呂府休息,扶蘇才慢了一拍反應過來
夫人當年收的那個小徒弟呢
3、論議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