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比菰米更好培育,所以在唐代過后,菰米就逐漸變少,而茭白的種植逐漸擴大。
蕩雋也不負眾望。
她八成就是發現茭白的根莖可以食用,才特地讓商隊與正常菰草一起送來的。
“信呢”趙維楨伸手。
“這菰草都沒開花,也不知道農家送來做什么。”魏興嘀咕“據商隊的人說,還是蕩雋發現的呢。”
這幾年來,蕩雋也給趙維楨寫過幾封信。
昔日被當成工具利用的卷耳,硬是要扒著趙維楨,給她一個新出路。她給了,卷耳也抓住了。農家人只顧種田,算是技術工種,蕩威不僅直接讓她隨了自己的氏,改名蕩雋,更是把一生所學傾囊相授,完全是當兒子養。
送來的茭白干,堆了小半個院子,可見產量不少。
這就意味著可以推廣呀
眼下趙維楨更敢肯定蕩雋是送了種植方式來的。
“書簡自然是送到府里了。”魏興回答“夫人,那這東西”
“把根莖白色的部分摘下來,洗一洗切片,與肉類燉煮即可。”趙維楨吩咐道“味道鮮美,加點鹽與醬油調味就可以了。”
說完她又往后院其他地方瞥了一眼。
她話音落地,掌柜還沒回應,身后就響起了喜洋洋的女聲。
“那看來我來的是時候,夫人真大方。”
趙維楨回頭,竟然是趙姬。
這年頭,但凡是能吃進肚子里、有營養價值的東西,那都是好東西。
多一種方便種植的食物,平民就多一份填飽肚子的希望,趙維楨自然是希望種植物多多益善。
趙維楨喜不自勝道“自然是新鮮物事,廚房快去燉起來,中午來用餐的,一桌送一份品嘗。”
“既然來了,就快去內間坐下。”她說“一會兒做好了你嘗嘗。”
“我還想去廚房學兩手呢。”趙姬說“你這里新鮮菜譜多。”
趙維楨“媯夫人,如今你可是太后了。”
堂堂一國太后,不聲不吭跑到她酒肆后院來了
趙姬也不客氣,她把身后一眾女侍護衛甩開,同樣好奇地走向前“究竟是什么好東西”
趙維楨不禁莞爾。
當然了,為母擔憂兒是天性。趙姬心里有嬴政,惦記著他吃飯,趙維楨高興還來不及呢。
“你過來,就是為了討菜譜的么”趙維楨問。
“我是聽說幾日前相國來了消息,就想去問問政兒。”趙姬很是不情愿道“楚國那邊定了什么媒,我橫豎得過個眼吧政兒倒好,使喚起親娘來了,要我問問你是否還打算繼續辦學。”
趙姬聞言撇了撇嘴“那你抄幾個方子送到宮里。我看近日政兒又瘦了一些,心疼死了,肯定是沒時間好好吃飯。”
國君雖忙,但也不至于忙到不吃飯。
今年嬴政剛剛十三歲,正式踏入了青春期。少年人正值生長的時候,恨不得一個星期不見就長高一點,如此生長速度,吃不胖也是正常的。
二十一世紀的青年男女,怎么也得到大學畢業后才會遭到親媽的催婚三連。然而少年嬴政剛剛十三歲,就要被親媽問個不停。
趙維楨不禁心生幾分同情之心。
“你急什么。”她笑道“聯姻是為聯盟,呂不韋最先送過來的,肯定也是聯盟的消息。王上才十三歲,就算定下來親事,你等個兩三年之后再操心也不遲。”
趙維楨“”
哪里是使喚趙姬,分明是嬴政被問煩了,干脆把趙姬支到她這里來了
一時間,趙維楨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