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公元前243年,亦是秦王政三年,在楚國春申君的號召下,除卻齊國之外的五國攻秦,聯軍浩浩蕩蕩兵陳函谷關。
本打算退隱的老將蒙驁主動請纓,親臨前線。
但饒是如此,咸陽城內的氛圍卻不是太過緊繃。
章臺宮內。
呂不韋步入宮中院落,剛剛站定,就看到秦王政不徐不緩地于棋盤前落座。
見呂不韋來了,少年國君也不糾結于繁文縟節,只是側了側頭,指向棋甕“許久沒與仲父下棋。”
“都這時候了,王上還有下棋的閑情逸致。”呂不韋調侃道“可見戰事并不緊張。”
嬴政一哂。
少年人滿不在乎地抬手,示意呂不韋坐下“仲父,請。”
呂不韋“是。”
他坐到棋盤對面,選了白子,而后靜等嬴政落子。
“這五國、六國,往上數幾代,不知道聯合起來打過多少次的秦國。”呂不韋說“只是想要越過函谷關,沒那么容易。”
秦關占據崤函咽喉,四面為山河,地形險要。關口極其狹隘,素有車不能同軌,馬不能并行之稱呼,如此崎嶇狹窄,縱然六國有幾十萬、幾百萬的大軍,到了這兒也不得不停下。
再進一步,就等著秦國甕中捉鱉吧。
“這是老天給秦國留條活路。”
呂不韋感嘆道“當年秦國貧弱之時,尚且憑山險得生。如今秦國國力強盛,更是不怕他們找麻煩。”
嬴政無所謂地側了側頭。
他還是太子的時候,中原各國就嚷嚷著要聯合起來打秦國,嚷嚷這么多年,他都即位三年了,才拖拖拉拉發兵,可見所謂聯軍無異于一盤散沙。
因而秦王政第一次面對這般局面,卻也沒有展現出任何慌亂和畏懼。
少年國君盯著棋盤片刻,最終于一隅落下黑子。
“維楨夫人的新式弓箭,據說在前線頗有效果。”嬴政說。
“維楨所謂反曲弓。”呂不韋點頭,而后又是笑道“她拖著墨家鉅子折騰了把個月,后又把好不容易回家休息的蒙恬抓過去當苦力,要是不出點成果,蒙家可是要找她算賬的。”
所謂反曲弓,意思就是弓身兩頭不向后彎,而向前。由此增加弓弦拉力,拉力上去后,弓箭也就能夠進一步增重。
上了重箭后,弓箭的殺傷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最初趙維楨提出改進弓箭,還不叫它“反曲弓”,而一口一個“清弓”。呂不韋心中困惑,卻沒問出,反倒是秦央一個實在人,問趙維楨為何將新式弓箭取名為“清”。
沒想到這反而把堂堂夏陽君問住了。
她尷尬許久,最后說自己想不出名字,隨口起的。
不過趙維楨總是滿腦子奇思妙想,時不時會有出乎意料的話語,大家也就見怪不怪。
總之,在她與秦央的研究下,又由蒙恬小將軍親自反復實驗,總算是在緊要關頭把反曲弓的制式規格定了下來。
戰事吃緊,舉國工匠加班加點,也沒有為秦軍全部換上新式弓箭。
但一部分更換裝備、訓練完畢的弓兵,已經在守關的戰役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打的五國干脆就在函谷關前徹底停了下來。
進攻的將軍們也不是傻子,哪國也不愿意做損失最大的先鋒軍。
由此,戰事迅速進入僵持階段。
可以說換上的新弓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夫人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給寡人意外。”嬴政認真說“只是夫人不曾上過戰場,更不通武學、不會武藝,怎能知曉如何改進弓箭呢”
呂不韋苦笑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