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里的趙高形象往往是個陰陽怪氣的太監,恨不得直接把“奸臣”兩個字寫在臉上。而趙維楨悄悄拉開帷幕一角,落入眼簾的形象既不猥瑣,也不太監,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少年人。
趙高生得還算可以,能稱之為中上之姿,重點是一身收拾得足夠干凈利落。
穿得簡樸,卻很干凈,加上不卑不亢的氣度,這就很招人喜歡了。
少年人進門,一抬頭看見案后端坐的并非夏陽君,他身形一頓,卻沒驚訝無措。趙高仍然是規規矩矩地向子羋行禮“見過羋夫人。”
“夏陽君有事抽不開身,又不想叫你們多等。”子羋溫聲道“就請我來先見見你們。你不用客氣,起身吧。”
“謝夫人。”趙高收起雙臂,挺直脊背,卻沒抬頭。
“你姓趙。”
子羋好奇道“可是宗室后裔”
“回夫人,并不是。”趙高誠實回應“雖同姓同氏,卻是平民,到大父才入咸陽。”
趙維楨心中了然。
歷史上趙高的身世姑且是個謎。一說他為秦宗室遠親,一說他是趙國宗室,入秦是為趙國復仇后者顯然離譜了點,根據趙高的年齡推算,他總不可能人快四十了才來咸陽當宦官。
與子羋面見的趙高,說話有秦國口音,但他說到了爺爺這輩才來咸陽。
是秦人,卻不是秦宗室,基本上把兩個猜測全部排除了。
“原來是這樣。”
子羋若有所思。
她第一次當面試官,多少有些沒經驗。好在子羋反應很快,短暫地沉默過后,她又過了一遍趙高的簡歷“你的小篆很好看,帶字帖了嗎”
“帶了。”
趙高立刻把備好的字帖呈上。
站在趙維楨的角度看不到字帖,但她能看到子羋的小半張側臉。就對方的驚艷神情來看,趙高的字確實很不錯。
“你還擅長些什么”子羋耐心問道。
“賤民不才,斗膽說一句擅長撰文。”趙高謙卑道“抄書時也比同窗要快。”
子羋失笑出聲“倒是用得到。那你懂律法么”
趙高“略懂,解釋法令、解讀商君書,均無大礙。”
說完,他飛快地瞥了子羋一眼。
這還是進門之后,少年人第一次抬頭看子羋“亦了解秦國習俗、禮儀,與宮中規則。”
子羋沒說話。
她把手中簡歷翻得嘩嘩作響,無形之中給了趙高莫大的壓力。
趙維楨在帷幕之后暗道好笑這小姑娘還挺上道,第一次當面試官,竟然也懂得嚇唬別人了
“我見你資歷和水準,足以勝任學堂的官職。”子羋緩言道“那就學堂之事,你可有什么諫言”
“諫言不敢提,但想過一兩個下策。”
“但說無妨。”
“夏陽君寫千字文、廷尉大人寫三字經,雖為篇章,但都不長。”趙高不假思索道“在下以為,可由君上牽頭,整理出一系列蒙學書籍,涵蓋識字、風俗,乃至律法于其中。日后不止是咸陽學堂,舉國上下都可作為統一蒙學書籍使用。”
言下之意即使,做一套官方各個學科的教科書。
子羋還不是很懂秦國的基礎教育,她一聽來,便欣賞道“倒是個好主意。”
說著子羋無意識地朝著趙維楨的方向側了側頭。
她似乎是想要趙維楨出面開口,但后者卻始終保持沉默。
別說,歷史上還真就是李斯和趙高寫了秦國的蒙書。
李斯的倉頡篇和趙高的愛歷篇也算是歷史留名的識字教科書了。年僅十七歲的趙高就在盤算這件事,趙維楨一點也不意外。
“我會向君上轉達。”
見趙維楨不說話,子羋只好代為開口“你先回去等結果。”
趙高再次行禮“是。”
從來到去,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他表現得不急躁、不怯場,言談舉止平靜如常。手中備著自己的字帖,回答問題也是淺嘗輒止,不急于表現也算是言簡意賅地提了點內容。
作為一名十七歲的年輕人,他的表現確實不錯。
趙維楨待他離開后才撩開帷幕。
“你覺得如何”她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