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笑著接過那張紙,臉上的笑意與請安時候有天壤之別,一看就知道發自真心。
小孩子智力還沒發展好,康寶只能寫一些簡單的字,比如大,比如永,還有幾個字缺胳膊少腿。
最復雜的就是正中間的祖母二字,居然一筆不差寫對了。
德妃看著這篇字,眼睛都要濕了。
她連聲贊道“好好好,好孩子,寫的真好,真有天賦,像他阿瑪。”
淑婉“”倒也不至于這么夸張吧
德妃快要哭了,“我的好孫兒,出宮了也沒忘了我。”
淑婉忙道“康寶忘了我也不會忘了您啊畢竟是您一手帶大的以前康寶總在您這里,我就像甩手掌柜似的,現在又生了一個自己帶,我才知道帶孩子有多辛苦。”
聽了這話德妃心里高興了些,她這個兒媳婦是討厭了點,但勝在嘴甜會說話。
“唉,你們啊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隔了一年變得疏離的婆媳關系又緩和了,德妃開始提點淑婉。
“今年是太后娘娘的六十大壽,雖然太后的生辰在下半年,但你們現在也該準備起來了。別不把我的話當回事,我聽皇上的口風,他會給太后好好過一次壽。”
宮里的人做事都看皇上的臉色,只要跟著皇上的步調做事,總是不會出錯的。
既然皇上表現出對太后壽辰的重視,那么大家也得重視起來。
淑婉連連點頭,“多謝額娘提點,媳婦記下了”
這種時候就體現了后宮有個得寵額娘的好處,皇子也不可能每天都能見到皇上,尤其是搬出宮的皇子,隔好久才能見皇上一面,宮里的消息也很難傳到宮外。
但皇上幾乎每天都要去后宮,后宮的妃子們閑著沒事就琢磨皇上的心思,消息比皇子們靈通。
如果沒有德妃提醒,淑婉準備太后壽禮的時候頂多比往年厚兩分。但是現在有德妃提醒,淑婉就得回去琢磨琢磨,該怎么準備一份既有誠意,又不寒酸的禮物。
囑咐完正經事,德妃留淑婉在永和宮用了午膳,然后就打發她出宮去了。
好不容易進宮一趟,也沒有機會跟五福晉和七福晉聊天。
淑婉也急著回家看孩子,只能等下次機會了。
回到家里,淑婉把太后過壽的事情跟四阿哥說了。
四阿哥也很煩惱,要想禮物出彩,那就得花大錢去搜羅新奇名貴的物件,要么就是自己做,這樣顯得有誠意。
夫妻倆一時間想不到好辦法,只能派人出去打聽打聽,看看外面有沒有什么稀奇的珍寶。
太后的禮物不著急,反正還有很長時間,可以慢慢準備。
但是送給五福晉和七福晉的喬遷禮物該準備起來了,兩家前后腳都搬出皇宮。
搬好家,五福晉下了帖子,請大家去五貝勒府上吃酒看戲。
淑婉得了消息高興極了,特意打扮了一番去赴宴。
這次太子和太子妃沒來,在太子眼里,五阿哥沒有拉攏的必要。
他漢話都說不好,辦事的能力只是一般,太子瞧不上他。
五福晉一個人忙成了陀螺,只有大家專心看戲的時候她才能清閑一會兒,跟淑婉和七福晉說說話。
“唉,搬一次家可把我累壞了。”五福晉挺直腰板偷偷捶腰。
“平時不覺得,搬家的時候才知道,這院子里的東西怎么那么多我又要收拾東西,又要準備喬遷宴,可把我累壞了。”
七福晉附和道“五嫂說的極是,我前天剛搬出來,現在東西還沒收拾利索呢我家貝勒爺嫌我收拾的慢,他也不看看,就他那些東西就夠我歸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