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讀書人來說,封侯拜相是讀書人的夢想,曹大人爬到今日不容易,他當然不愿意錯過這個機會。
曹大人狠下心,抱著豁出去的態度,在第三次舉薦太子的時候,提出了不立太子的辦法。
他剛說出自己的觀點,還沒來得及陳述,就遭到佟國維的呵斥。
“放肆一個小小的吏部官員也敢信口雌黃太子關系到國本根基,不立太子會動搖國本,我看你居心不良,想要動搖我大清根基”
佟國維勢大,曹大人有些懼怕他,但箭已離弦,話已經說出口,他不能退縮,也無處可退。
“大人還沒聽我說完,先別急著發怒。”曹大人面對皇上說道,“圣上,臣以為,正因為太子關系到國本,所以選擇太子的時候更應該慎重。
二皇子年幼時候就熟讀經史,圣上三征噶爾丹的時候,二皇子監國也做得不錯。后來二皇子被奸人所害,遭到詛咒,性情大變,皇上這才廢了太子。
除了二皇子,這些年皇上并未考慮過將其他皇子立為太子。現在要冊立新太子,皇上也需要時間考察各皇子的才學人品。”
佟國維罵道“你只管說你,你嘰嘰歪歪說這些有什么用”
曹大人慢條斯理地說道“皇上可以先將太子之位空懸,另外寫下詔書,在上面寫下中意的人選。若皇上想換人,也不必興師動眾,自己將詔書改了就是。”
佟國維罵道“笑話儲君人選豈可如此草率”
曹大人不輕不重地懟了一句,“皇上選的,怎能說草率呢再者皇上教子有方,諸位皇子人品才學武藝樣樣不差,且各有各的優點,不論皇上選誰都沒錯吧”
曹大人這話讓人無法反駁,誰敢反駁,就代表他不同意眾位皇子的優秀,這是非常得罪人的。
這時支持佟國維的大臣說話了,“諸位皇子確實優秀,但每個皇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優秀并不代表他們適合做儲君。”
這話非常有道理,曹大人不知道該怎么反駁,他心里一急,直接放飛自我,“這里只有圣上做過皇帝,其他人只是臣子,難道你們比圣上還懂為君之道”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都安靜了。
曹大人心中懊惱,這話完全是詭辯,真是沒水平極了,不知道皇上聽了是什么想法,會不會降低對他的印象。
這時,皇上開口了。
他的臉上看不出喜怒,“都不要吵了,不立太子這種想法從古至今,前所未有。你們回去好好想想,這個事情改日再談,今天就這樣吧”
舉薦太子的朝會不了了之,眾位大臣離開皇宮,大家都知道,皇上這是不想立太子了。
曹大人心里很不安穩,他走在路上都覺得心驚膽戰,總覺得滿朝文武要害他。
不立太子這種想法在朝中掀起波瀾,淑婉進宮請安,連德妃都聽說這件事了。
“我也不知道是立太子好,還是不立太子好,近來皇上很是煩憂,你回去告訴四阿哥,讓他說話辦事小心一些。”
淑婉連忙答應下來,“額娘不用擔心,四阿哥一向謹慎。”
德妃笑道“我知道他的性子,只是我做額娘的,總是擔心。”
“俗話說養兒到八十,長憂九十九,等四阿哥一百歲了,額娘也是擔心他的。”
德妃笑著擺手,“等他一百歲的時候,我可管不了了。”
淑婉認真說道“額娘這話說的不對您身體這樣好,活到一百五十都輕輕松松。到那時您還不能閑著,不僅要操心四阿哥,五公主,十四阿哥,還得操心孫子孫女和外孫子外孫女。”
德妃被哄得高興,“罷了,可不敢活那么大歲數,這么多人,我可管不過來。”
德妃心里高興,口風也松了些。
“前些日子皇上去探望二皇子,二皇子感激涕零,還在佛堂為皇上抄經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