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年,十二月十三。
與楊道嗣、劉桀同一個時代,在政治上短暫輝煌過的尤元峰老爺子,駕鶴西去了。
尤元峰的死,對于尤氏一族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尤元峰的仕途,前半生,無疑是非常順暢的,四十出頭,便是晉職政事堂為相,在他那個時代,那個年齡,是僅次于楊道嗣與劉桀兩人。
每個人都有他的選擇與追求。
趙智為了穩住局勢,把所有權利,全部都是下放給了楊道嗣與劉桀,三方聯合起來,把其他絕大多數門閥世家,以及幾個政治上的反對派,全部都是給逐出了朝堂。
以此,朝堂形成了皇權派、左相與右相,三權鼎立之勢。
在此情況之下,趙智意圖在三大派系之外,扶持一支以寒門仕宦為集體的政治勢力,加強皇權派的力量,制衡左相與右相兩黨。
趙智最開始的理想人選,正是剛剛進入政事堂為相的尤元峰,希望他做這支政治勢力的領頭人。
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尤元峰必須自立門戶,與尤氏一族分離出來,做一個孤臣。
這很正常,楊氏一族就是這樣,楊道嗣想要兵權,為家族提供足夠的安全保證,趙智可以給你,但不是沒有條件的,比如楊道安,做了蜀州節度使,執掌數萬大軍。
楊家最后得逞所愿,但也是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楊道安自立門戶,與楊氏一族雖然同源,但已經不是一個家族了。
當時的尤家,已經步入衰落期,若是為了個人政治前途,利益與地位,尤元峰選擇自立門戶,那么對于整個尤氏一族而言,其打擊無疑是毀滅性的。
尤元峰最終選擇了家族。
尤元峰的選擇,極大的團結了整個家族的人心,隨后的二十多年時間,尤氏一族雖然一步步衰落,但始終沒有出現什么大的動蕩,對外低調,對內則是加大教育力度,培養人才。
尤元峰雖然早早就是從官場上退了下來,但并不代表他就沒有了任何地位。
事實上,尤家的族長雖然是尤明遠,但是誰都知道,尤家真正的當家人,一直都是尤元峰,而在門閥世家這個集團里面,尤元峰的輩分與聲望,是不比楊道嗣、劉桀低多少的。
隨著尤元峰的逝去,一定程度上中興晉朝,黃金一代的那些人,只剩下一個劉桀,一個時代徹底畫下了帷幕,他們這一代徹底成為了歷史,今后的政治舞臺,將會被別人所主導。
一代新人換舊人,這個比喻在恰當不過。
李勛一身素白的站在那里,他是尤明遠的大女婿,按輩分來說,站立的位置應該比較靠前,但是現在,他卻是站在很遠的地方,一個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這個是尤明遠特意安排的,并不是說,因為李勛剛剛失去一切,人走茶涼,不想被牽連,而刻意的去疏遠李勛。
不是這樣的,以尤元峰的地位與名望,他的喪禮,前來吊唁的人,肯定是極多的,其中就會有很多門閥世家的人,而這些人,很多都是參與了李勛此次被罷免一事,李勛湊進來,那會很尷尬。
今天是十二月十五,尤元峰是前天中午走的,李勛得到消息,立即就是趕到了尤府。
李勛是尤家的大女婿,按說是有很多事情讓他去做的,但是尤明遠沒有這么做,因為李勛的身體還很虛弱,咬著牙,剛剛幫自己的好兄弟朱正國處理完喪事,還沒有松口氣,老爺子也是走了。
李勛趕到尤家,待了不到兩個時辰,便是有些承受不住,險些昏倒。
在尤明遠的勸說下,李勛最終回家休息,頭兩天喪事,一些繁瑣事情,都是沒有讓他參與。
尤元峰臨死之前有過交代,自己死后,喪事一切從簡,并且火葬,骨灰也不是埋于家族陵墓,而是埋葬于山南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