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有些事情,該有一個結果了。”
秦安明這個時候說道:“政事堂已經幾個月沒有任何政令下達了,百官對此多有議論,還有河南、江南兩地,多有暴民亂事,規模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若不能及時制止....”
秦安明這是在提醒趙詢,李從固現在實力強大,根基已成,以朝廷目前的能力,很難短時間之內將其鏟除。
朝堂的政治決策,轉移到了樞密院之后,因為時間尚短,加上人力的嚴重不足,本來就舉步維艱,河北戰敗,李勛被罷免,李忠閉門不出,不問政事,以及門閥世家集團的強烈反擊。
趙詢的政治意圖,已經徹底破產,最后不得不做出妥協。
而河南與江南兩地,又出現了大規模民眾暴亂的苗頭。
現在的情況就是,顧頭不顧尾,必須先行解決一件事情,然后才能集中力量,去處理其他的事情。
就目前而言,河北之事,顯然是大頭,也是最為難纏的大事,你不解決這件事情,其他的事情就只能放在那里,時間一久,那就是惡性循環,很有可能把原本還不算太糟糕的局面,給弄的更加惡劣與復雜。
錢明渡輕聲說道:“皇上,一些大臣,近來......多有告假。”
聽到這些話,趙詢眉頭緊皺,陷入沉思之中。
河北戰敗,李勛被罷免,李忠不問政事,心生退意,如此,失去了這兩個政治大臣的支持,趙詢陷入到極為被動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做出妥協,和以陳虎為首的門閥世家集團,在政治上達成合作。
所以,陳虎等門閥中人,插手改革大事,已經成為定局。
陳虎等人的訴求很簡單,那就是把決策大權,重新歸于政事堂,至于政事堂....現在空缺很多。
陳虎這些人最近消極怠工,明顯就是在遠處看戲,他們的政治目地已經達到,趙詢和河北鬧成什么模樣,跟他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朕到底做錯了什么,讓他們如此待朕!”
趙詢嘆氣一聲,有些無奈的說道:“蘇馳,告訴李成良,把包括嚴毅在內的所有戰俘都放了,見到了人,朕......會有旨意下達。”
聽到這句話,在場的眾人,頓時都是松了口氣。
趙詢終歸還是妥協了,河北之事,總算是有了一個結果。
在很多人看來,繼續僵持下去,根本沒有任何意義,趙詢之所以一直不表態,無非就是為了一個面子,更是想要通過一些政治手段,壓迫李從固,做出更大的讓步,但問題是,李從固的態度很強硬,我就愿意付出這么多,并且是我主動給的,已經很給你面子了,你愛要不愛,要打,我奉陪,一副有恃無恐的姿態。
趙詢最近接連召見嶺南三鎮節度使,以及神武軍主要高級將領。
黔州節度使顧雍,辰州節度使詹臺鏡明,恩州節度使趙飛度,還有神武軍右將軍胡智丙,左將軍洪成濤等人,都是主張集結兵馬,再戰河北,攻滅李從固。
以上這些節度使,都是歸屬于朝廷的藩鎮,他們自然是聽從趙詢的調度與指揮。
而這些人,態度也都很強硬,堅定的站在趙詢這一邊。
這些人的態度,讓趙詢頗為欣慰,但他心里同時也很清楚,態度歸態度,顧雍等人的真實想法,恐怕是不想打的,而且...嶺南遠在數千里之外,而且剛剛經歷了一場大亂,兵力不足,地方也不穩,趙詢很難把他們北調,這是不現實的事情。
至于神武軍。
神武軍六軍十八萬大軍,張金戰死,他的這一軍三萬士兵,損失過半,正在晉陽休整,士氣正是最為低落的時候。
而且,神武軍主要的任務,是擔負豐京乃至整個關內的安全,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輕易調離。
錢明渡、秦安明等人,見到趙詢這等模樣,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