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澤等人的想法很好,既然已經成功的把趙柏安從洪州引了出來,那就避而不戰,你進我退,你退我進,就把黃的五萬大軍死死的牽制在這里,動彈不得,坐等楊烈城率軍攻下洪州,在做打算。
“百川兄,在想什么呢,如此出神”
鄭澤看向黃百川,見他低頭沉思,于是笑著出聲問道。
黃百川從沉思中醒來,默默說道“我們五萬大軍全部聚集在這里干等著,也不是個事,若是只用牽制黃,不需要這么多人,不如由我領兩萬士兵經郢州前往洪州,支援楊烈成攻打梁城可好”
鄭澤笑著說道“何必費那個事梁城只有八千守軍,而楊烈成手中卻有近三萬大軍,數倍于對方,攻下城池,絕對不成問題,百川兄就不要多慮了。”
劉湘也在一旁輕笑道“鄭兄所言極是,我們現在不可輕舉妄動,若是你領軍而走,被黃發覺,趁虛來攻,我們恐怕抵擋不了,一旦戰敗,反而會影響整個大局,得不償失。”
黃百川看了兩人一眼,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剛和鄭澤等人合兵一處的時候,黃百川的心情無疑是非常激動的,但是經過幾天的相處,他的心情慢慢淡了下來,兩人對他好像有很深的防備,有什么事情,都是兩人私下交流,就算把黃百川找來共同商議,這兩個人也是一個鼻孔出氣,牢牢把握著軍事行動的決定權,對此,黃百川內心極為不滿,但始終壓制著,畢竟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若是跟他們鬧翻,以致內訌,只會把自己陷入最危險的境地,現在大家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合則利,分則害。
黃百川返回了自己的帳篷,一名四十余歲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那里看書,見到此人,黃百川也不驚訝他為何會在自己的住處,默默的來到他一邊坐下,臉色不佳。
此人叫做黃知文,相貌平凡,卻有一股文雅氣質,他與黃百川是同鄉,更是有著一些親戚關系,兩人自幼相熟,關系極好,黃知文與黃百川的經歷也很相似,同樣是落魄秀才,屢試不第,窮困潦倒,黃百川發達之后,深知自己的這位好友極有才智,便把他請到身邊,引為心腹謀士。
“百川,何事如此發愁”
黃知文放下手中的書,輕聲詢問道。
“我們與對方在這里干耗著,這都好幾天了,我心中著實不安。”
黃知文輕笑道“如今形勢對我們極為有利,整個戰局的主動權也完全在我們這邊,黃現在進退不得,又在平湖縣城損失大半后勤輜重,糧草將盡,戰也不是,退也不是,在這里耗下去,對他們來說,只會越來越不利,對我們來說,卻是越來越有利,我們有什么好擔心的”
黃百川深嘆道“黃不是浪得虛名之輩,他豈能坐以待斃”
黃知文皺眉道“你看出什么了”
黃百川搖了搖頭,默默說道“這兩天我心情一直很壓抑,總感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數十里之外,數百名殘兵敗將正如喪家犬一般,一路惶恐的朝著密縣逃來,這些人都很狼狽,仿佛剛剛經歷過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