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兒給皇帝姑父磕頭了。”
李勛跪下磕頭。
“起來吧”
趙智點了點頭,看了李勛兩眼,淡聲說道“鬧了這么多天,有結果了”
李勛知道這件事情瞞不過趙智,也不知道自己這么做,他生不生氣,于是小心翼翼的說道“熊老爺子已經被我說服,我來的時候,他正在為范中允的妻子治病。”
趙智輕聲說道“近幾年,許多貴人尋他救治,都是未能請動,你小子竟能讓其出手,也算是有些本事。”
李勛見趙智并沒有生氣,于是呵呵笑道“皇帝姑父,我在他門口守了整整十天,想來他被我的誠意所感動,這才最終出手幫忙。”
“誠意”
趙智臉上有了一絲冷笑,沒有說什么,指了指桌子上的一本奏章,牧公連忙拿起,走下來遞到李勛的手中。
李勛打開奏章,仔細看去,里面詳細介紹了整場江南戰爭,諸位將領的表現以及軍營之中發生的一些違紀事件,草寫人是秦安明,黃附名。
看著看著,李勛的眉頭微微皺起,整場戰爭的勝利,黃可謂是最大的功臣,但是秦安明在奏章之中,對黃的評價卻是不高,反而指責他不顧眾人的反對,一意孤行,偷襲郢州城,雖然取得最后的勝利,卻也暴露了他剛愎自用,聽不得不同意見的性格。
對于單仇、毛安福以及顧雍等人的評價,倒算公平,中規中矩,而對于趙飛度與詹臺鏡明兩人的過錯,卻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趙智一直看著李勛,見他眉頭皺起,又是指了指桌子,牧公再次拿起一本奏章,走下去遞給了李勛。
李勛打開一看,卻是黃所寫,正是前些日子自己親手送到趙智手中的那本戰事文書,里面詳細介紹了整場戰爭的經過,其中對于詹臺鏡明等人,都是有所描寫。
李勛合上奏章,看向趙智,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秦安明所寫的奏章,明顯有失事實,而黃所寫的奏章,則是非常真實,都是實話,沒有任何偏差。
趙智淡聲道“秦安明與黃兩人所寫的奏章,大有不同,卻也有共同點,那就是對你,皆是大加贊賞,言明你在此次戰事中的優異表現。”
李勛不明白趙智說這個話的用意,低下頭,謙虛的說道“狗兒一直謹記皇帝姑父的囑咐,多看,多聽,少言,少行動,從不敢有絲毫的忘懷。”
“你能如此,朕很欣慰。”
趙智點了點頭,臉上有了一絲笑容,接著說道“狗兒,你對這兩本奏章,有什么看法”
黃與秦安明兩人所寫的奏章,有很大的出入,這引起了趙智的猜忌,黃身為武將,趙智用他,但不完全信任他,至于秦安明,身為趙智的近臣心腹,信任程度,自然是遠遠超過黃,但是黃與秦安明兩人私交極差,怨恨很深,可以說是政敵,正因為如此,面對兩個不同的奏章,趙智一時間有些舉棋不定,不知道該相信誰,所以找來李勛,進行詢問,畢竟這場戰爭,他也是參與到了其中,或許能從他這里得到真實的答案。
李勛張嘴,正要如實回答,突然看到一旁的牧公朝著自己微微搖了搖頭,立即愣了愣,嘴巴立即閉下,重新思考了一番,然后小心翼翼的說道“整場戰爭,我一直都是隨著大部隊行動,并沒有親臨一線戰場,所以對于諸位將軍的表現,也不是很清楚。”
說到這里,李勛想到了黃,想到了他的忘死殺敵,想到了他的沉穩與坦蕩,最后還是忍不住的多說了一句“平湖縣的那場夜襲,黃大將軍沖鋒最前,舍生忘死,在我看來,算的上是一位忠勇之人”
趙智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雙眼微瞇,喃喃自語道“黃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