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五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這一天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里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入夜家家戶戶明燈高照,有的還在院子、田地墳頭燃起運火,燃放爆竹,達旦不眠,謂之守歲。
守歲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包餃子。
全家團坐一起。搟面皮的搟面皮,包餡的包餡,歡聲笑語,喜氣洋洋。剛結婚的新媳婦和女婿回門,帶厚禮看望父母,當日返回,不在娘家住宿,有“正月不空房”的習俗。
此時的豐京也是熱鬧非凡,除了極少數官員需要值班之外,絕大部分官員都已經放假歸家,大晉皇帝趙智也是遵循舊規,下詔,從大年三十到來年元月初十,把宵禁的時間推遲到寅時一刻。
豐京做為大晉的根本所在,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已經有了很濃的過年氣息,許多人聯合組織,敲鑼打鼓,舞龍舞獅,演戲唱曲,極為熱鬧。
臨近子時,皇城大門微微打開了一些,李勛與李滿倉父子兩人走了出來,大黑拿著披風上前給李滿倉披上,趕車的是江大熊,在外面等了好幾個時辰,晚飯也沒吃,早就餓的不行。
“老大,你總算是出來了,餓死我了。”
李勛翻了翻白眼“來的時候就說過要等很久,你自己不會帶些吃的在身上”
江大熊摸了摸腦袋,不好意思的說道“忘記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李怡招李勛與李滿倉兩人進宮一同吃年夜飯,每年都是如此,說實話,李勛其實不想來,但不來也不行,皇帝一家子人可不少,雖然趙智勤于政事,遠于女色,但也有數十妃嬪,二十多個子女,這么一大家子在一起吃飯,表面上氣氛確實很熱鬧,但是實際上,整場宴會充滿了暗斗,言語交談之間,無不爾虞我詐,看著那些人的虛偽面孔,向來胃口很好的李勛,頓時沒有了食欲,晚上就是敬了趙智與姑母李怡幾杯酒,然后陪著趙詢在那里閑聊。
回到家中,家里面到處都是掛著燈籠,猶如白日,李勛家中有下人二十八名,跟父親李滿倉進宮之前,在家中擺了四桌豐富的酒菜,讓他們自行過年。
“少爺和老爺回來了。”
管家老升見到李勛等人返回,沖了進去大聲呼叫,家中的下人們都是趕了過來,對著李勛父親躬身行禮,齊聲高呼,說著新年賀詞。
李滿倉也不像在皇宮里那么沉默寡言,臉上有了笑容,連連擺手,高興的說道“大家同好,同好。”
說罷,摸了摸身上,卻是沒有準備紅包,歉意的說道“剛剛去皇城,走的急,卻是沒有準備喜錢給你們。”
“我們不圖這些。”
管家老升動情的說道“老爺對我們恩情至深,沒有老爺,我們豈能活到現在,小人沒有其他本事,只能做牛做馬,以報老爺大恩。”
“愿做牛做馬,以報老爺大恩。”
所有人都是跪了下來,連連磕頭,李滿倉心中感動,大聲道“大家快快請起,都是一家人,不要這么多禮。”
管家老升等人確實感到很幸福,李滿倉父子為人和善,平易近人,沒有把他們當作下人看待,身為主子的李勛,平日里從來沒有對他們呼來喝去,打罵責罰,反而升叔、覃叔、王嬸以長輩的稱呼叫個不停,讓府中的下人們極為感動,真心把這里當作了自己的家。
李滿倉低聲對著管家老升吩咐了一句,明日每人發二兩銀子的喜歲錢,然后看向眾人,奇怪的說道“這么晚了,你們怎么都沒有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