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嗣看向兒子,皺眉不悅道“你無官一身輕,這是好事,為何非要參合到里面去”
“父親大人說的是,孩兒知錯了。”
楊幼安低下頭,認了錯,但臉上卻是有著憤憤之色。
楊道嗣看了兒子一眼,知道他口服心不服,嘆氣一聲,從懷中拿出一本奏章給了楊幼安“這是李忠的奏書,昨天剛到,你自己看看吧。”
楊幼安伸手接過奏書,只是副本,原本肯定實在皇上趙智那里。
看完之后,楊幼安臉上有了震驚之色,驚呼道“這李忠膽子也太大了一點吧沒有朝廷的命令竟敢擅自領軍外出,更是改變整個隴右軍事計劃。”
說完,楊幼安臉上又是有了喜色,興奮的對著楊道嗣說道“父親大人,這是一個機會啊李忠與劉桀關系莫逆,形同一黨,父親何不領群臣進言皇上,問其罪就算治不了李忠的罪,但劉桀掌管兵部,李忠擅自領軍外出,這不察之罪,定然是逃脫不了。”
聽了楊幼安的一石二鳥之計,楊道嗣沒有一絲的高興,臉上反而有了失望之色。
楊道嗣有五個兒子,長子次子皆以病亡,三子楊成安則是繼承了楊道嗣的衣缽,為人老道、清廉,在外地為官二十余年,政績官聲都是極佳,趙智幾次想要把他調回豐京,都是被楊道嗣堅決反對,四子楊易安則是腿有殘疾,并且駝背,自幼癡笨,一直呆在老家,楊幼安則是楊道嗣的五子,也是最小的一個兒子,早年得楊道嗣門蔭,短暫入過仕途,但為人太過斤斤計較,自私自利,囂張跋扈,性格缺陷太大,楊道嗣便把他的官給罷了,一直留在身邊,這么多年教導下來,依舊沒有任何改變,反而更加變本加厲,著實讓楊道嗣失望透頂。
“父親大人,我看”
楊幼安還想再說。
“夠了。”
楊道嗣猛的站起,看向楊幼安,沉聲說道“家固然重要,國也同樣重要,權利只是手中的工具,若被它迷惑了心智,最終只會自取滅亡。”
言罷,楊道嗣不想在與兒子多說,邁步離開。
固然如楊幼安所說,現在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楊道嗣此時站出來,是可以給予劉桀沉重的打擊,整個大晉,楊氏一族的勢力已經到達了巔峰,唯一可以與之相抗衡的,只有劉桀以及他背后的劉氏家族,只要把劉桀搬倒,大晉之內,在沒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可以威脅楊氏家族。
如果楊道嗣聽了兒子的話,真的就這么做了,或許可以沉重打擊劉桀與其一黨,但這樣一來,隴右的戰局就亂了,李忠在上書朝廷的同時,也同樣派人給楊道嗣送來一封私信,里面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意圖與計劃,言辭極為誠懇,希望得到楊道嗣的支持。
李忠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他了解楊道嗣,他知道楊道嗣作為楊氏一族的族長,肯定會非常看重其家族自身的利益,但同時,作為右相,百官第一人,楊道嗣心中也同樣裝著國家的利益,在關鍵時刻,楊道嗣絕不會只顧家族利益而亂來,李忠了解他,趙智也同樣了解他,這也是為什么,趙智明一邊打壓楊道嗣與其楊氏一族的同時,一邊又是對楊道嗣有著一定程度的信任,給他足夠的權利與自由,放手治理國家大政。
楊道嗣緩步前行,顫巍的身軀,蒼老的面孔,深沉的雙眼之中透露著深深的疲憊,他真的累了,為自己,為家族,也為了國家,他年輕時所有的抱負與夢想,到了此時此刻,只剩下深深的無奈,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一旦自己死去,朝廷的政局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大晉帝國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