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呵呵笑道“我只管武州軍事,其他的事情,我可管不了。”
趙詢笑了笑,拉著李勛低聲說道“其中的緣由你恐怕有些不了解。”
李勛疑惑道“表哥,此言何意”
趙詢說道“你被任命為武州都督,這是你的武職,監察使雖然只是兼任副職,但權利卻很大,地方刺史,要施行什么地方性政策,中低層的官員調動,都必須提前跟你打招呼,地方刺史若是有什么不法之事,你可以先斬后奏,直接罷免其職的權利。”
李怡這時候也說道“道一級的監察使,一般都是你姑父極為信用與看好的人,只要做的好,幾年之后,都會被調回京城,委以重任,所以說,你姑父已經為你日后的政途有了打算,你到了武州,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幾年之后,便會被調回京城,委以更高職位。”
李勛聽明白了姑母李怡與表哥趙詢兩人話中的意思,自己雖然沒有做成隴右西道的節度副使,卻因禍得福,被趙智賜予了隴右西道監察使的職位,這個職位的權利非常大,他們這是在勸告自己,不要因為權利太大,而胡作非為,而且自己在隴右西道,也只是短暫的幾年時間,也就是一個過度,就算無功,但只要沒有犯錯,做人低調,老老實實的為官,幾年之后,趙智將會對其進行更大的重用。
李勛雙拳握了握,心中卻是有了一些不服氣,自己在你們的眼中,難道就這般的平庸
心中雖然不舒服,但表面上,李勛還是笑著點頭說道“姑母、表哥,你們放心就是,我文不能成詩,武不能舉鼎,還能鬧出多大的事情來”
李怡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我已經準備好了酒菜,皇上一會兒也會來這里用膳,你留下來一起吃吧。”
說罷,李怡起身離開。
李怡離開之后,趙詢給李勛說了一些話,意思就是,正式任命下達之后,你馬上就要遠赴隴右任職,今天就是李怡特意給你的一個機會,趁機跟趙智要人要物,李勛如今也算是封疆大吏了,也應該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了,身邊沒有人才幫著出主意,很容易出錯。
每過一會兒,趙智到來,眾人入座共食。
吃罷飯之后,趙智默默坐在那里喝茶,眼光卻是不時的打量著李勛,后者則是與趙詢有說有笑,與平常并沒有任何異樣,趙智暗中點了點頭,覺得李勛心態很好,并沒有改變,畢竟一個人到了一個較高的地位,心緒一般都會有著一些變化,而趙智就是喜歡李勛那種不喜權,不爭利,較為淳樸的性格,如今沒有變,趙智頗為滿意。
李怡給趙智的杯中添了一些熱水,然后笑著說道“趙郎,狗兒一個人去隴右任職,我心中還是有些不放心。”
“就知道你今日留狗兒在這里,必有意圖。”
趙智淡淡一笑,看向李勛,說道“你可以帶幾個信得過的人去隴右。”
李勛心中一動,想到了一些人,于是說了幾個名字。
趙衛、單仇、鄭春。
聽了這幾個人的名字,趙智眉頭微皺,默默喝著茶水,沒有立即表態。
李勛看向趙詢,目光中帶著求助的信號。
趙詢笑了笑,站了起來,說道“父皇,趙衛雖是降將,卻也是一名難得的將才,而且一直心向我大晉,如今吐蕃已經答應把他的家人送到豐京,留其家人為質,他定不敢再起反叛之心,鄭春為其親人報仇,不惜以身犯險,也是重情重義之人,單仇為了報答黃詬的提攜之恩,也是甘愿丟官,同樣是重情重義之人,這幾個人都是難得的人才,棄之不用,確實有些可惜了。”
趙智沉默不語,這幾個人,他都不反感,尤其是對單仇,雖然罷了他的官職,但對他的秉性,卻是頗為贊賞。
沉思片刻,趙智放下茶杯,看向李勛,淡聲道“這幾個人你可以用,但不要放權太重,莫信直中直,須防人不仁,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李勛心中大喜,知道趙智這是同意了,立即跪倒在地,重重磕了幾個響頭,大聲說道“皇帝姑父的叮囑,狗兒定當牢記在心。”
趙智默默說道“機會,朕已經給你了,是好是壞,就看你在隴右這幾年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