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是,李勛提起北江會,趙詢卻是對這個江湖組織,多有了解。
李勛驚訝道“表哥與北江會有過接觸不對啊,若是如此,阮東郎也不會托我舉薦,想要面見與你。”
趙詢輕聲說道“北江會的事情,我也是從父皇那里聽過一二。”
“皇帝姑父”
李勛更為驚訝了,隴右被刺殺之后,通過歐陽離那里,對北江會有了一些了解,隨后,李勛又是傳命劉歇,對其北江會進行打探。
探查的結果是,這個組織表面上是做正規生意,實際上卻是做著殺人越貨的買賣,且結構非常隱秘,從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來什么,劉歇調查了一年多,也沒有探查到多少有用的信息,一直到前幾天,阮東郎不請自來,說明了自己的身份,李勛這才驚覺,一直主動結交自己的阮東郎,竟也是北江會的人,雖然他沒有多說什么,但李勛猜得到,阮東郎在北江會之中的地位,恐怕不低。
趙詢點了點頭,說道“北江會以前倒也沒有什么,只是江南地區一個比較有名的商會,生意做的很大罷了,廣元六年,安南占婆發生政變,張氏一族篡位,占婆王室成員損失慘重,主脈基本被殺光,一些旁支倒是逃亡到大晉境內,廣元七年,一個叫做阮中和的人,以占婆國王的名義覲見父皇,請求大晉出兵幫其復國”
聽著趙詢的講解,李勛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原來對于北江會,趙詢竟是比自己還要了解多。
安南占婆政權顛覆,阮中和曾經找到趙智求助,但是那個時候的晉朝,國事剛剛有了一點起色,平宗帶來的傷痕,依舊還在,趙智根本沒有力量或是心思,去幫助阮中和,但是大晉畢竟是安南占婆的宗主國,斷然拒絕,道義上說不通,也太傷趙智的面子,最后,趙智只能搞兩面派,既不拒絕,也不答應,這個事情也就拖了下來。
從趙智這里尋求不到幫助,阮中和沒有辦法,只能回轉嶺南,以北江會為根基,發展勢力,意圖靠著自己的力量,光復國家。
北江會在江南以及嶺南,暗地里的一些動作,趙智都是知道的,但沒有阻止,給其一定的發展空間,但也是有一些限制,比如北江會在陸州發展的兩萬軍隊,趙智派人警告過阮中和,最多兩萬,多了,那就不行了。
趙智之所以姑息北江會,有多方面的考慮,張氏一族篡奪了安南占婆的政權之后,對大晉的態度始終敵視,而嶺南的兵力并不多,北江會與張氏一族是死敵,北江會在嶺南擁有兩萬軍隊,這股軍事力量不大不小,在可控范圍之內,且又不用自己出錢養兵,一旦張氏一族出兵侵犯嶺南,北江會將是一股頗為重要的防御力量,對于整個嶺南的穩定,反而有很大的幫助,這樣一來,趙智就不用把過多的軍隊放在嶺南,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去應對整個中原的局勢。
趙智對于北江會的態度很明顯,既不理睬,也不打壓。
而阮中和等人,見不能搭上趙智這條線,只能尋求其次,開始尋找其他權貴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