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嗣注視著葛濤,久久不語。
葛濤今日來找楊道嗣,是有事相商,但是看著恩師滿臉疲憊蒼老的神色,心中頓時有了不忍,嘴中的話語,不知該如何說出口。
楊道嗣默默說道“子文,從你隨我學文,到如今,整整二十三年了,你我是師生,也是親人,有什么話就直說吧。”
葛濤神色有些恍惚,是啊,整整二十三年了,時間過的還真快。
葛濤把心中的雜念拋開,看向楊道嗣,正色道“六天前的朝會,老師想來已經有所耳聞,一旦皇上的建議通過,政事堂進行改制,楊道臨相國剛剛就任右相一職,其權利必然會受到極大的消弱,這對我們來說,將是極為不利的一件事情,老師您雖然已經致仕,但如此重要的事情,何故不聞不問”
楊道嗣搖了搖頭,嘆聲道“我已經致仕,朝堂上的事情,與我又有什么關系”
葛濤急聲道“老師,您雖然致仕,但也不能什么事都不管了啊,楊道臨相國剛剛任職政事堂,許多事情與關系還未弄清,這幾天也未見他有什么舉動,我等心中著實不安,不然學生也不會在今天這個時候,前來打攪老師您。”
楊道嗣默默注視著葛濤,眼神之中,有著復雜神色。
葛濤這個人,正直,有大義之氣,這是他的優點,但他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性格太過偏執與固執,自己的大恩,得到了他的衷心,到了如今,已然是死忠與愚忠,對于一些人來說,這是一種美德,但是楊道嗣卻并不想看到這樣的葛濤,這是一個有大才的人,太多的牽掛,會讓他受到太多太多的牽制,曾經的自己,有過那么一段時間,選擇忘記了家族,忘記了自己的姓氏,一心為國,這才能夠施展全部才華,與趙智、劉桀等人通力合作,中興了大晉,雖然最終還是要回歸現實,但自己已經盡力了,而葛濤,顯然沒有這種思想,一個沒想思想的人,不會有太大的成就,葛濤的這種性格,是他的優點,也是他致命的缺陷。
楊道嗣淡聲道“皇上的這個建議,若得不到通過,也只是建議罷了,有什么好著急的”
葛濤神色一動,出聲問道“學生不明,還請老師明言。”
楊道嗣一直都是楊家與右相一黨的精神領袖,是他們的擎天大柱,如今他離開了,換了一個久在地方任職,且是武職的楊道臨,這讓整個右相一黨與楊家,都是陷入到迷茫當中,遇到了大事,便是沒有了曾經的那份淡定與自如。
楊道嗣搖了搖頭,嘆氣一聲,六弟楊道臨一直在地方為官,且是武將出身,剛剛接替自己的位置,這讓所有人對他的能力,都是保持著一種懷疑,在沒有做出成績之前,楊道臨不能服眾,自然也不能輕松指揮整個楊家的力量。
楊道嗣淡聲道“不要把皇上的這個建議看的太重,政事堂的改制,牽扯面太大,稍有不慎,很有可能便會引起整個朝堂的動蕩。”
葛濤出聲問道“老師,那皇上為何還要說出如此建議”
楊道嗣瞇著眼,輕聲說道“他不是說給你們聽,而是說給我聽的,趙詢被立為太子,他今后最大的威脅是誰是我們楊家,皇上說出這番話,只是打一個前哨,為的是讓我們楊家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