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參考先前的白巾軍之亂,以及江南之戰,有利則動,不利則不動,在局勢沒有清楚之前,觀望,審時度勢。
若是隴右戰局良好,那么王懷烈領著軍隊過去了,也只是錦上添花罷了,最終勝利果實這塊大蛋糕,他也得不到多少好處,但是如果隴右戰局失控,朝著吐蕃有利的方向發展,那么領著軍隊過去,只要打了勝仗,那可就是驚天大功,勝利果實這塊大蛋糕將會由自己任意切割,更能獲取足夠的政治利益。
事實上,隴右戰敗的消息傳回來,這個消息,王懷烈比趙智還要早將近一天的時間,得到消息,王懷烈立即率領三萬大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豐京。
隴右的局勢已經失控,馬武率領的五萬安北救援大軍,損失情況目前還不知道,但肯定是戰敗了,涼州也丟了,州那邊傳回來的消息,則是比較詳細,劉知古被俘,許成良戰死,近四萬余守軍,戰死近三萬,只有顧雍領著一萬殘軍,突圍而出,去了鄯州,吐蕃十萬大軍圍城,形勢危急,趙飛度棄城逃跑,整個隴右北道,顯然已經成了吐蕃的囊中之物。
隴右局勢的發展,顯然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吐蕃出兵三十多萬,幾乎是舉全國之力,僅憑王懷烈與黃兩人的六萬軍隊,恐怕是有些不夠的,所以,李忠建議抽調九萬禁軍,一共十五萬大軍,由他本人親自率領,出征隴右。
李忠的建議,得到所有人的支持與贊同。
這場會議,一直進行到天黑,這才結束,自始至終,楊炳林一句話都沒有說,就是靜靜站在那里,察言觀色。
趙智靠在椅背上,閉著眼,臉上一片疲憊。
吐蕃這次出兵近三十五萬,顯然不是像從前那般,小打小鬧,而是大有圖謀,隴右北道對于晉朝來說,極為重要,不容有失,局勢發展到現在,沒有什么好說的,今天會議的結果就一個,以最快的速度調集兵馬,馳援隴右。
最近幾年,趙智不顧朝廷財政的艱難,一直在擴充禁軍的實力,相比三年前禁軍三軍十五萬人數,發展到現在,禁軍三軍的數量已經超過二十萬。
此次出征隴右,趙智準備抽調整個禁軍左軍七萬人,再從禁軍右軍抽出兩萬人,加上黃與王懷烈所部六萬,一共十五萬人。
以李忠為征西大將軍,隴右大都督,作為此次出征主帥,黃、王懷烈、宇文震等人為副將。
不知過去多久,趙智把事情在腦海之中過了一遍,隨即睜開眼,看向下方的秦安明,淡聲道“楊炳林到底想干什么”
秦安明躬身說道“陛下,楊炳林準備在下次朝會,發動右相一黨的勢力,參劾戶部右侍郎譚振清。”
趙智目光一凝“有把握”
秦安明沉聲說道“楊炳林既然敢出手,應該是有所把握的。”
趙智瞇著眼,沉默不語。
楊炳林最近動作不斷,今日朝會,彈劾劉知古,用意很明顯,那就是趁著隴右戰敗的機會,把罪過全部推到劉知古的頭上,將其從相位上給拉下來,如此一來,楊炳林便是有了進位政事堂的機會。
對于劉知古,趙智的態度是暫不處理,楊炳林準備動手拿下戶部,意圖很明顯,戰爭打的就是后勤與國力,掌握了戶部,便是掌握了出征隴右大軍的命脈,逼迫趙智做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