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松渾石繼位時間不長,年幼不明事理,沒有威望與權利,但他是一面旗幟,有了這面旗幟,賴宗漢、安卡卟干等人以此為依靠,吐蕃的政局將會短時間之內走向穩定,一個穩定而團結的敵人,絕不是李忠想要見到的,所以尼松渾石必須死。
同樣的,葛瓦是亂臣,但也是梟雄,威望他有,實力他也有,一旦讓葛瓦逃回吐蕃,變數太大,尼松渾石等人恐怕也不會是其對手。
李忠的第三步很簡單,把尼松渾石這個正面旗幟打掉,把葛瓦這個反面旗幟打掉,保留雙方的中層勢力,如此一來,賴宗漢、安卡卟干一方勢力,在沒有了尼松渾石這面旗幟之后,選擇不多,或許會死守斷龍堡,斷掉隴右道數十萬吐蕃軍隊的退路,葛瓦、葛瓦吉吉兄弟兩人是弒君的亂臣賊子,賴宗漢、安卡卟干等人有借口把他們攔在斷龍堡之外,雖然損失非常巨大,但至少他們能夠徹底掌握政權,所以,李忠會堅決消滅為首的葛瓦、葛瓦吉吉兄弟兩人,把達可度度這個人給推出來,走上前臺,相比較葛瓦、葛瓦吉吉,他不管是能力還是威望,都是遠遠不及,但有了這個人的存在,賴宗漢、安卡卟干便沒有了固守斷龍堡的借口,畢竟,十幾萬吐蕃士兵的生死,他們若是不顧及,輿論的壓力何其之大,他們根本承受不了,相對的,葛瓦、葛瓦吉吉兄弟兩人雖然身死,但是歸屬他們的殘余勢力依舊存在,只是領頭的換成了達可度度,如此,達可度度領軍進入吐蕃國內,雙方的矛盾與心結依舊無法化解,達可度度不管是自保也好,還是想要更上一步也好,他與賴宗漢、安卡卟干為首的吐蕃一系,將會陷入新一輪的爭斗與廝殺之中,這其中還有以德咀為代表的仇白族一派,可想而知,幾股勢力交叉在一起,都是抱有極大的野心,吐蕃定然會陷入到內亂之中,這種內亂,或許是空前的。
現在沒有什么可隱瞞的,李忠把自己的計劃完整的說了出來。
黃、王懷烈、李志軒等將領聽了之后,臉上的表情都是極為的豐富,他們想的只是如何以戰爭形式,徹底擊敗吐蕃,而李忠的心思想的太遠了,已經想到了吐蕃今后的政治局面,運籌千里之外,這等心思與謀略,不得不讓眾人心悅誠服。
不過黃還是有些不解的問道“大帥,你的第二步計劃,關鍵所在乃是仇白族背叛葛瓦,雖然雙方是利益的結合,但葛瓦若是給了他足夠的利益,他還會背叛”
王懷烈點頭贊同道“若不是武州節度使李勛在逆境之中取得機場難能可貴的勝利,劫奪了屬于仇白族的利益,仇白族可能不會背叛葛瓦。”
李忠笑了笑,沒有說話,高第則是嘿嘿笑道“就像兩位將軍所言,仇白族之所以跟隨葛瓦,乃是利益所致,但這只是表面,雙方依然貌合神離,他們的矛盾,不可調和,一旦出現挫折與轉機,仇白族所思所想是什么自然是自保為上,吐蕃人的死活,他們豈會在乎”
梁安接話道“就算沒有李勛,仇白族與吐蕃的反目,也是必然,他們積怨已深,只需一個導火索,雙方的矛盾立即就會被點燃。”
黃點了點頭,大家都沒有在多問,雖然梁安沒有明說,但從他的話中聽的出來,李忠顯然早有安排,就算沒有李勛,也有辦法和計劃,激化仇白族與吐蕃人的矛盾。
提到李勛,李忠不由笑道“這小子看著沒多大本事,卻是沒有想到,能夠闖出這番作為,給了我一個不小的驚喜,以前倒是有些小看這個小子了。”
黃出聲附和道“李勛此人雖然年輕氣盛,文墨低下,但性情耿直,通徹大理,敢于決斷,只要不走歪路,日后定有不小的成就。”
黃對李勛的評價非常不錯,江南之戰,第一次隴右之戰,兩人的交際頗多,李勛的為人與性情,黃覺得都很好,加上李勛背后還有李貴妃與太子趙詢,就黃看來,只要李勛不亂來,日后的成就肯定不會低。
李忠笑了笑,沒有多說李勛,他現在沒有功夫說這些閑話,李勛雖然年紀輕輕便是做到了武州節度使的高位,但這其中有太多外在因素,就李勛個人來說,水分太多,要是以李忠的眼光來說,李勛根本就沒有這個資格。
這次讓李勛深陷險境,或許會引起李貴妃等人的強烈不滿,但李忠問心無愧,他絕沒有任何私心,況且,李忠的兒子李威,不同樣也是孤身進入敵軍,說服達可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