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林是一座非常堅固的雄城,但城池本身不大,最多只能容納萬人,樓蘭國國王達林仁安領一萬士兵堅守安林城,而大將軍旬大重則是率領兩萬三千余士兵駐守安林十里之外,雙方互相照應,極力對抗侯遲族的大舉進攻。
樓蘭與侯遲族的戰爭持續到現在已經過去七的時間,時間并不長,但就是這么七的時間,雙方大戰數十次,晝夜不停,皆是死傷慘重,樓蘭這邊戰死士兵已經超過七千人,而侯遲族那邊則是已經過萬,不過侯遲族的軍隊九萬有余,近乎十萬大軍,兵力占據絕對優勢,這樣的消耗戰,樓蘭是絕對消耗不起的,而侯遲族對此則是樂意看到。
所以自開戰以來,侯遲族攻勢非常猛烈,一波接著一波,根本就不給樓蘭任何喘息的機會,當然,侯遲族自己也明白,樓蘭國雖然兵少,卻是虎狼之軍,戰斗力非常強悍,要想一下子打垮他們,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只能依靠絕對優勢兵力,不間斷的進攻,以消耗的方式,慢慢磨死對方,這個方法雖然很蠢,但不得不,非常有效。
李勛派出了李存孝與雷萬海兩人分別前去傳到消息。
李存孝去了侯遲族那里,告知侯遲族可汗,李勛已經率領一萬五千大軍到來,就在安林城十里之外,定好時間,午時三刻,侯遲族分兵兩路,一路圍困安林城,一路則是進攻城外的旬大重大營,此時李勛會率領大軍從背后發起進攻,雙方前后夾擊,先行消滅旬大重,然后合軍一處,圍攻安林孤城。
對于這個軍事計劃,侯遲族可汗表示贊同,讓李存孝回復李勛,他將依計行事。
另外一邊,雷萬海則是去了安林城,把樓蘭太子達林臺閣的親筆信給了國王達林仁安,并告知了李勛的計劃。
李勛看了一眼色,距離午時三刻還有將近兩個時辰,他立即下達了命令“立即燒火做飯,讓全軍將士飽餐一頓,然后準備戰斗。”
“是,大帥。”
陳德大聲領命,然后下去傳到李勛的命令。
侯遲族可汗還算謹慎,派出許多斥候,在四處打探消息,既要查看樓蘭這邊的動靜,也要查看李勛那邊的動靜,一個時辰后,斥候回來,告知侯遲族可汗,晉軍到來之后,旬大重親自率領五千士兵前去沖營,但被晉軍打了回來,死傷數百,只得返回本部大營,加強防御。
聽聞這個消息,侯遲族可汗哈哈大笑,恥笑旬大重空有勇武,卻不知謀略,該當滅亡,同時對于李勛最后的一絲疑慮,也是徹底消失。
距離午時三刻越來越近,大戰的氣息也是越來越濃,李勛這邊,所有士兵已經排列整齊。
當時間正式來到午時三刻,李勛當即一聲號令,大軍開始緩慢朝著旬大重大營行動。
不知為何,李勛這邊是按時行動,而侯遲族那邊,則是提前了半個時辰,提前發動進攻,由侯遲族可汗長子親領五萬大軍,猛攻旬大重本部大營,侯遲族可汗的另外一個兒子,則是率領兩萬五千余人,圍困安林城。
李勛的行軍速度很慢,雙方已經激戰了快一個時辰了,他這才領著大軍趕到戰場。
“大帥,樓蘭國王率領全軍士兵,出城與城外的侯遲族大軍決戰,那邊也是打起來了。”
一名斥候這時候急匆匆趕來,大聲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