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林仁安雖然因為面子,最終沒有聽取達林臺閣的勸諫,對李勛俯首稱臣,但兒子率領本部八千騎兵跟隨李勛助戰,達林仁安也是沒有反對。
隨同達林臺閣一同出征的還有旬道孚與旬散景兄弟兩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樓蘭國大將軍旬大重對李勛的態度也是有了改變,李勛冒險留在安林,以真誠對待他們,最終還是取得了成效。
李勛率領近兩萬大軍,用了三天的時間,趕至震石城。
戰局的發展非常迅速,康居國國王俊彥廷鑒于詹柏這個前車之鑒,知道戰事一旦陷入僵持,以晉軍的戰斗力之強,自己絕不是其對手,所以,在強攻震石城三天不下之后,俊彥廷決定孤注一擲,以五萬士兵圍困震石城,自己則是率領剩余的五萬大軍,繞過巨巖城,直撲西域核心,素葉城。
李勛看著地圖,手指在上面劃過。
自己以五萬五千余軍隊進入西域,幾番大戰下來,損失還算不大,目前還有四萬七千人左右,西州這個大后方駐軍五千,西域東部的軍隊目前已經全部集中到震石城,有一萬人,自己手中一萬人,素葉那邊則是由單仇坐鎮,有兵馬兩萬,剩余兩千多人,則是在候全的手中,以成周國為核心,打理西域北部的事物。
候全的軍隊最少,但隨著樓蘭與候遲族的事情解決,西域北部的局勢,應該沒有什么大問題了,李勛臨走之前,給了候全指示,不要妄動,盡量安撫人心,謹慎行事。
“大帥,范先生的來信。”
一名親兵急匆匆的走進帳篷,把手中的書信遞給李勛。
李勛并沒有急于趕往震石城,那里城墻高大,趙衛領軍一萬鎮守,先前俊彥廷率領十萬大軍強攻三天都是沒有攻破,現在只剩下五萬人,問題不大。
行至震石城以西八十里的時候,李勛命令軍隊停下,名義是休整,但實際上顯然是另有打算。
范中允來信告知李勛,他已經下令巨巖城的八千守軍棄守城池,退往林城,單仇率領七千士兵等在那里,雙方合兵一處,一共一萬五千人,守衛林城。
“主公,范中允這個以退為進的計策,非常不錯。”
司馬圖在旁看了信上的類容,笑著贊賞道。
李勛點了點頭,范中允顯然看透了俊彥廷的心思,把戰局的調度與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俊彥廷剛剛起兵,聲勢浩大,正是士氣最高的時候,兵力也是占據絕對優勢,跟他進行野戰顯然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俊彥廷繞過巨巖城,直撲素葉城,其實是比較高明的決定,這么做,看起來很冒險,但他的兵力占優勢,巨巖城的守軍若書出城從背后進攻,他正好可以掉過頭來,與其決戰,要是巨巖城的守軍不出來,那么素葉城只有萬余人晉軍,俊彥廷以五萬大軍進攻,勝利的可能將會非常之大。
而且這只是軍事方面的考慮,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西域中部與西部的局勢還沒有徹底穩定,俊彥廷這個時候若是領軍到來,人心浮動,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恐怕會趁機而動,到那個時候,局勢就非常被動了。
現在,巨巖城的八千晉軍主動撤軍,退守林城,與單仇合兵一處,而林城距離素葉城不過兩百多里,俊彥廷要是還想繞過林城,直撲素葉城,那就不是冒險,而是找死了,一旦他這么做,林城與素葉城兩地的軍隊前后夾擊,俊彥廷就算兵力占據優勢,恐怕也只能是失敗,所以,林城是他繞不過去的坎。
“將軍,你還有什么好猶豫的,此刻正是發動進攻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