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說這些還有什么意義”
“當然有意義。”
于巖輝笑道“若是有朝一日,大帥可以重返隴右,重掌大權,那個時候,我于巖輝會跟著大帥一路干到底,任何事情都可以。”
李勛冷聲道“你覺得我回不來了”
于巖輝默默說道“豐京的事情我也是知道一些,很多事情馬上就會發生,若是大帥失敗了,一切都是沒有了以后。”
說完這番話,于巖輝拿出一封信,放到了李勛旁邊的案幾上,對著他躬身一拜,然后自顧的離開了。
李勛拿過書信,打開一看,身子頓時微微一震。
這是于巖輝親弟弟于重的效忠信,效忠的對象正是自己,希望可以跟隨李勛左右,繼續效力。
李勛放下書信,一切都是明白了。
于巖輝雖然選擇了進入楊家陣營,卻是把寶壓在了自己身上,當然,這種押寶并不是絕對的,就像于巖輝所言,爭儲已經最后時刻,一旦失敗,就沒有以后了,要是成功了,李勛日后回返武州,他會毫無保留的跟隨李勛,今日之言,可以算作是一個承若,若是有一天李勛重新回來了,并帶給他一個希望,于巖輝會立即付出曾經許下的承若。
事情過去了一個多月,李勛一直關閉城門,不許自己出去,趙通再笨,也是知道了李勛的意圖,他非常的憤怒與不甘,但最后只能是變成深深的無奈。
天和元年,六月初十。
豐京終于是傳來的消息,趙智的圣旨到了。
一切軌跡都是沒有偏離,一切猜測也都是成為了現實。
李勛被調離隴右,回京任職,當然,因為西域的巨大戰功,以及其他的一切各種原因,李勛雖然是被動的離開,卻也是得到了極大的回報。
封趙國公,兵部左侍郎,參知政事,這一切或許并不是頂點,但是李勛今年才剛剛二十三歲啊,這樣的年紀,這樣的地位,自晉朝建國五百多年以來,罕見。
因為有所準備,家中的東西早就已經提前收拾好,在圣旨到達之后,李勛默默領了旨,第二天便是動身離開。
相送的人不多,李勛手下大多數將領都在西域,來不了,李勛也不想他們來,地方官員卻是來了不少,周青、郭晨,甘州刺史程寧也是來了,還有許多與李勛政治理念相同的地方官員,都是來了。
李勛雖然執掌隴右西部七州軍政大權,但他實際上還是武將,但是離開的這一天,前來相送的人,武將卻很少,而文官卻很多,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但是更多的百姓卻是來了,很多很多,數萬之眾,在李勛執政隴右西部的這幾年,雖然戰亂不斷,但是李勛所做出的努力與奮斗,所有百姓都是看再眼里,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官員,他的離開,值得許多人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