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激戰整整兩個時辰,官軍最終大敗,詹臺鏡明身陷重圍,絕望中有意自殺,被中郎將趙元所阻,隨后,趙元聚集五百士兵,身先士卒,殺出一條血路,帶著詹臺鏡明突圍而逃。
此戰,一萬精銳士兵,戰死過半,數千人被俘,詹臺鏡明領著不足兩千饒殘軍,經過一一夜的時間,逃回了洛京。
詹臺鏡明的戰敗,立即引起了連鎖反應,首先是暴民叛軍,一場大戰下來,頓時士氣大振,王奎與蘇馳兩人立即名揚下,他們趁著大勝之機,復占淇陽城,并以此為據點,連續攻破了周邊的六縣八城,獲取了大量的糧食與裝備,王奎與蘇馳以此為底氣,大肆招募軍隊,并號召各地亂民勢力前來匯合,共圖大事。
九月十四,詹臺鏡明戰敗的消息傳回豐京,滿朝震驚,趙詢有些慌了神,連忙去找趙智,請示對策,父子兩人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是很快,趙詢以已經得到趙智全權支持為理由,召開朝會,與百官商量對策。
就在趙詢召開朝會,與百官剛剛商議出一些眉目之時,第二,河南道再有消息傳來,流戰淮北、淮南地區的數十股亂民勢力,積極響應王奎與蘇馳,大量流民叛軍北上河南道,到了九月十五的時候,以淇陽城為大本營的王奎與蘇馳兩人,手中聚集的兵馬,已經超過八萬。
眾人推舉王奎為王,設立十三路大軍,在舉行了盛大的軍隊集結儀式之后,王奎留兩萬軍隊守衛后方,自己親領六萬余大軍,兵出淇陽,開始朝著晉朝的第二政治經濟中心,東都洛京進軍。
河南叛軍亂民的聲勢與行動,頓時震動了整個下,趙詢驚懼之下,最終聽取了左相李忠的軍事建議,和右相楊道臨的政治建議,開始雙管齊下,積極調動下力量,準備以最快的速度平定河南的亂局。
首先,趙詢以得到趙智的全部授權,以子之命下昭,命令楚州節度使王懷烈出兵淮北,進據河南道邊城滬州,切斷叛軍的退路,又命令駐守河東,云州節度使黃詬,領軍一萬五千,立即馳援洛京。
最后任命河南道濮州節度使云璣為平叛大將軍,歸屬河南道境內各州府的所有地方軍隊,全部受其節制指揮。
叛軍首領王奎,領軍急攻洛京三,而不下,這時,楚州節度使王懷烈的兩萬軍隊已經進駐滬州,而朝廷的大軍也是已經臨近洛京。
云州節度使黃詬領一萬五千軍隊從洛京以北先行殺到,夜戰王奎叛軍,一戰大敗亂民叛軍,斬敵過萬,而濮州節度使云璣此時也是領著近兩萬大軍,從洛京南面而來,距離戰場不足百里。
亂民叛軍此時還有近五萬可戰之兵,雖然數量上要超過官軍,但戰斗力遠遠不及,加上此時有著被包圍的危險,軍心以散,只能立即撤退,不然必死無疑。
但退,也不能一窩蜂的一起撤退,那樣只能是軍心立即潰散,大軍一哄而散的下場。
所以,王奎讓自己的親兒子,領著八千軍隊斷后,以此義氣感動眾人,軍心稍稍有所恢復,隨后,王奎領軍朝著淇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