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帝國當王爺正文卷第六百九十九章生與死的較量把他們全部抓起來,關押別處。”
胡智丙對自己的親兵都尉下達了命令,親兵都尉當即領著百余名親兵,惡狠狠的朝著官員們沖了過去,對著這些人就是一陣拳打腳踢,樣子看著嚇人,其實沒有下死手,多是皮外傷而已,最多把人打暈抬走。
翟洪亮等官員剛剛被清理走,數百名士兵簇擁著一輛馬車進入現場。
楊炳林下了馬車,目光掃視四周。
“揚大人。”
胡智丙上前拱手行禮。
楊炳林已經被罷免一切官職,身上僅有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公國爵位,但是這個爵位卻也是至關重要的,楊氏一族從六代之前封爵韓國公之后,歷經八朝帝王,一百五十多年的歲月,楊氏一族可謂人才輩出,一共出了十四位相國,其中有一個共同點,或者說是不成文的規定,進入政事堂為相的楊氏一族族人,不一定就是楊氏族長,但擁有韓國公爵位,或是擁有繼承爵位的嫡子,一定會是楊氏一族的族長。
楊炳林雖然現在沒有任何官職在身,但他是楊氏一族的族長,這個家族所代表的份量與實力,足以讓任何人感到心驚膽跳與畏懼。
楊炳林是此次政變的幕后主要計劃與推動者之一,一旦政變成功,他必定將會進入政事堂為相,到時候,不管是楊炳林個人,還是整個楊氏一族,都將再次得到極大升華。
面對這樣的人物,胡智丙絕不敢有任何的冒犯與不敬,雖然他本人內心,對楊炳林非常不屑與厭惡,但這種情緒卻不敢有一絲的流露出來。
胡智丙之所以對楊炳林會有這種情緒,原因很簡單,楊道嗣葬身火海,死的不清不楚,都說這是一場有計劃的謀殺,主謀者便是以楊炳林為代表,楊氏一族內部反對勢力,這個傳言在外面傳的非常廣,子殺父,這是大不逆與大不孝,是天下最為不仁不義不孝的大惡,只要是個正常人,都會對此敢到厭惡與痛恨。
楊炳林頗為客氣的笑道“胡將軍不必多禮。”
胡智丙站直了身子,出聲詢問道“翼王殿下何時到來”
“快了,胡將軍不必著急。”
楊炳林笑了笑,目光看向李忠的府邸,淡聲說道“李忠這里有何情況”
胡智丙搖了搖頭“一直沒有現身,對于我們兵圍他的府邸,李忠顯得很平靜。”
楊炳林沉聲說道“對于李忠絕不可掉以輕心,他的能量之大,我不說你也應該明白,稍有疏忽,恐怕就要釀成大錯。”
“這個在下自然明白。”
胡智丙點了點頭,對于這一點他自然清楚,李忠在大晉朝,對于武將一方來說,就是一個傳說與神話,從軍二十余年,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未嘗一敗,有軍神之稱,受到許多人的仰慕與愛戴,他要是站出來振臂一呼,胡智丙絕對肯定,立即就會有大量屬下反戈一擊,投效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