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上前扶起丁小明,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城墻,上面眾多的巡察院士兵,并沒有放松警惕,目光依舊死死注視著這邊,手中的武器依舊緊握。
“怎么回事”
丁小明上前低聲說道“將軍,半個時辰之前,大約三千禁軍士兵前來進攻巡察院,我們內部有他們的人,他們想要里應外合,奪權巡察院,還好朱大哥與劉批灰兩人今晚都是親自坐鎮巡察院,對方的計劃與行動最終沒有成功。”
李勛低聲說道“你們方才爆發爭吵,可是對我們不信任”
丁小明點頭說道“禁軍擁護衡山王趙克發動政變,巡察院絕大多數人對他們持有敵意,你們現在一下子來了這么多禁軍士兵,我自然是相信將軍,想放你們進去,但是左右兩位校尉軍官都是堅決反對。”
說到這里,丁小明有些慚愧的說道“將軍,我剛剛調到巡察院第三衛,有些時候,他們并不聽我的。”
“我明白,你不要感到不好意思。”
李勛拍了拍丁小明的肩膀,表示理解,前番自己與京兆府知府趙少程爆發沖突之后,趙少程吃了大虧,若不是皇親國戚的身份幫了大忙,趙少程的這個京兆府知府肯定是做不下去的,但也是如此,趙少程從那以后,對李勛怨恨極深,他幾次想要拿掉朱正國,但有李勛尋求趙詢的幫助,在趙詢的干預之下,趙少程不敢亂來,但也是暗中動了一些手腳,巡察院擴大規模之后,朱正國手中的一千老部下,近一半人都是被調到其他四衛,大肆培植自己的親信,并安插親信到朱正國左右,加以監視與控制,巡察院的兵權倒是慢慢被趙少程所掌握,若不是劉彼灰還在,有他從中大力調和幫助,朱正國恐怕很難在巡察院繼續待下去。
丁小明說道“將軍,你們最多十個人進去,剩下的人就地駐守吧,京城發生政變,許多士兵的家屬都是逃難到巡察院,你們就算全部都進去,也是住不下的。”
李勛點了點頭,看向嚴毅,后者無所謂的說道“狗兒哥,我信你就是了,你說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李勛不在多說,他這邊四個人,嚴毅則是留下周潛主持軍務,自己與鄒猛帶著幾名親兵,跟著李勛進了巡察院。
一路走來,許多士兵紛紛看向李勛,仿佛他的吸引力很大,畢竟是巡察院的創立者與首任指揮使,巡察院建立之初,幾次重大事件,建立的威嚴與名聲,都是在李勛任內發生的,這為李勛積累了很大的名聲,至少在巡察院內部是這樣,很多人或許沒有見過李勛,但這個名字他們一定非常熟悉。
地上有很多未干的血跡,一些士兵正在搬運尸體,四周的場景也是顯得有些雜亂。
李勛出聲問道“你說的內亂,看樣子死了不少人啊”
丁小明輕聲說道“第五衛副指揮使連同近千士兵,全部都是反了,事發突然,很多人都是反應不及,加上當時數千禁軍士兵來犯,巡察院一片混亂,還好朱大哥與劉彼灰兩人穩而不亂,鎮靜應對,相互配合,集中他們手中的兩衛兵力,快速剿滅了第五衛叛亂,這才沒有讓禁軍的陰謀得逞。”
李勛點了點頭,朱正國與劉彼灰兩人才能或許一般,但性子都是那種非常沉穩的人,一時的事急,還亂不了他們兩人的心神。
很多以前李勛的老部下,見到李勛到來,都是面露激動之色,紛紛跑到近前,半跪行禮。
這些人是李勛創建巡察院之時,最早招募的那批流民,當初要不是李勛,他們恐怕早就餓死了,不管是地位還是距離,發生多大的變化,他們對李勛的感激與感恩之心,從來沒有忘記過。
李勛一一扶起這些人,噓寒問暖,說了一會兒話,然后在丁小明的帶領下,來到巡察院主事大廳,四周有上百名士兵警備守衛。
李勛走到大門口,一名軍官認識李勛,對他抱拳行了一禮,然后便要進去稟報,卻是被李勛阻攔了。
李勛走到門口,便是聽到里面傳出非常激烈的爭吵聲音,自己要是進去了,眾人恐怕不會再說什么,先不進去,聽聽他們在說什么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