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丙臉色慘白,悲聲大笑道“一群蠢蛋,不聽良言,一個皇城,竟是要用五萬人,多給我一萬軍隊,又怎會落到這樣的下場,完了,全完了。”
胡智丙幾番勸說趙赫,有羽林衛大將軍長孫武陽的配合,皇城已經無礙,禁軍中軍的數萬士兵,就不要去皇城了,集中所有力量,徹底控制整個豐京,這才是最好的選擇,可惜啊,趙赫不聽,他擔心長孫武陽控制了皇城之后,立即推衡山王趙克上位,到時候,局勢就麻煩了,胡智丙又提出另外一個建議,把李忠、楊道臨等政事堂九位相國集中關押起來,趙赫害怕得罪政事堂的相國,以致事后得不到他們的支持,最終選擇了拒絕。
胡智丙提出了最后的要求,除去嚴毅的五千人與其他在外執行巡邏任務的士兵,禁軍剩下的四萬士兵,一半給安國慶,一半則是給自己,也就是兩萬士兵,這樣一來,胡智丙依舊有足夠的信心控制住豐京的局勢。
對于這個要求,趙赫答應了。
安國慶各方面都不如胡智丙,但是他跟隨趙赫的時間,要比胡智丙早的多,所以,趙赫對安國慶的信任,要遠遠超過胡智丙,所以,事變之后,禁軍的指揮權,趙赫實際上是交給了安國慶,而不是胡智丙。
趙赫是答應了胡智丙,把禁軍一分為二,也給安國慶說了,但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掌握禁軍指揮權的安國慶,卻是只給了胡智丙一萬軍隊,而且這一萬禁軍還不是胡智丙的本部精銳,胡智丙一手調教出來的本部一萬精銳,被安國慶給扣在了自己手里。
對此,胡智丙非常憤怒與不滿,但他沒有辦法,關鍵時刻,他只能以大局為重,不能事情還沒有做成,便是先起內訌。
胡智丙等人到了后院,留守此地的上百士兵,都是圍了過來,外面的事情,他們也是已經知道了,胡智丙現在退到這里,表示這場廝殺結束了。
“將軍,楊道臨怎么處置,是否”
看守楊道臨的軍官,對著胡智丙低聲說道,伸手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動作,意思明顯。
胡智丙看了一眼亮著燈光的房間,外面站著幾個忠心楊道臨的仆人,他們手中拿著棍棒,緊張的看向這邊。
胡智丙沉思片刻,最終嘆氣一聲“算了,關鍵是李忠,李忠現在已經脫困,殺不殺楊道臨,已經沒有多大作用了,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吧。”
胡智丙最后還是決定放過楊道臨一馬,此時他的內心之中,已然隱隱感覺到,趙赫的這場政變,或許
胡智丙領著數百人突圍,李忠并沒有派人追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去做。
圍困解除,楊道臨被人攙扶著走出了自己的府邸,見到李忠,他不由哈哈大笑道“李忠老弟,你再不來,老夫可就要領著人與胡智丙決一死戰了。”
李忠笑著說道“道臨老哥,看見你無恙,我也就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