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帝國當王爺正文卷第七百一十六章隨風去吧東都洛京。
楚王趙碩獨自一人在那里喝酒,他已經喝了半晚上,喝掉了將近兩大壇酒水,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趙碩平日里很喜歡喝酒,但不管喝多少,卻從未醉過。
今天卻是有些不一樣,趙碩的臉色通紅,雙眼迷離,卻是有了一些醉意。
陳賢達走了進來,看著肚子坐在那里喝酒的趙碩,他輕聲一嘆,搖了搖頭。
趙碩看見了陳賢達,對著他舉了舉酒杯,大聲笑道“陳賢達,今日本王真是太高興了,你可知道,自從琴兒死后,我多久沒有醉的感覺了”
陳賢達走上前去,輕聲說道“王爺,你這又是何苦呢稱霸一方,建立功業,難道不好為何非要糾結過往痛苦之事”
趙碩臉上的笑容沒有了,他默默喝著酒,好一會兒,才是放下酒杯,看向陳賢達,淡聲說道“皇圖霸業,天子九鼎,或許別人做夢都想得到,但是本王對這些,從未有過一絲的感覺。”
陳賢達看著趙碩,心中嘆氣,別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在趙碩這里,卻是成了一個笑話,想想趙赫與趙詢,為了得到皇位,他們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價與努力,以致到了今日,更是要拿出自己的性命,去賭這最后的一局。
趙碩的優勢是無比巨大的,因為在他身后,有著天下第一家族楊氏,他若是想,若是肯稍稍那么努力一下,不管是趙詢還是趙赫,絕對都不會是趙碩的對手,就算趙智強行推動趙詢上了位,以楊家的能量與實力,舉手間翻盤,也不是什么難事。
可惜,趙碩的自暴自棄,葬送了自己的前途,也葬送了整個楊氏一族,積累了幾百年的氣運。
趙碩的不作為,消極態度,讓圍繞在他四周的官員與派系,人心四動,不可凝聚,這最終導致了趙智晚年,朝堂方面,政治上一系列的巨大變動,也給了趙詢與趙赫兩人上位的機會,若是楊道嗣堅持,趙碩肯付出努力,趙智絕不敢亂來,如今的政治局勢,也絕不會是這樣。
為此,從大局出發,楊道嗣作為右相的最后兩年,開始有意識的淡化趙碩與楊氏一族的聯系,這種變化,被趙智敏銳的捕捉到,于是,趙智和楊道嗣兩人達成共識,趙智推動趙詢上位,而楊道嗣,則是借助趙智的力量,重新凝聚楊氏一族內部和依附楊氏的官員與派系力量,雙方各取所需,你好我也好。
可惜,楊道嗣的突然身死,讓整個政治大局,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發展。
楊道嗣的思想是,只要楊氏一族足夠強大,有著足夠自保的力量,那么,不管誰做了皇帝,楊氏一族都將穩如泰山,繼續執掌朝政,與皇帝共天下。
楊炳林的思想則是與其父楊道嗣截然相反,他要的是全部,是絕對,而不是平衡和相當,他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趙碩的態度無所謂,以楊氏一族的力量,強行推動趙碩登上皇位,做個傀儡也罷了,權利盡歸楊氏。
趙赫竟是可以說動楊炳林調轉方向,把力量的扶持全部導向他,其承若與付出的代價,恐怕將極為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