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外銓從武宗開始,成為晉朝除科舉、門蔭、察舉之外的第四種選官制度。
流外銓是針對地方各級衙門的吏員而設,他們其中有很多人甚至連品級都沒有,從這個時候開始,朝廷按年度對其這類吏員的功過行能進行考課,經三考逐級升轉,最后可以經考試人流,成為正式品官,也或是得到品級的提升,這種集考核、選拔、任用為一體的流外官銓選程序,雖然程序復雜,制度森嚴,很多人依舊沒有機會,甚至是被逐出官府衙門,從此失業,但它卻給了那些確有真才實學的少數人,一個晉升的機會與出路。
說到底,這是一個人分三六九等的世界,門閥世家集團占據主導,他們掌控了包括政治、財富、土地在內的絕對優勢地位,寒門子弟要想出人頭地,千難萬難。
但也有一些人從其他途徑找到出路,最終走上政治的核心,比如外戚,還比如以軍功出將入相。
別的不說,當朝左相李忠就是如此,以輝煌的軍功躋身權利的最高層,還有李勛,半軍功,半外戚,也是以貧寒的出身,最終躋身權利的核心階層。
但通過這種方式上來的人,終歸不是主流,既是少數派,就要受到多數派的排擠,他們在政治上的局限性太重,限制太大,李勛不過做了一個多月的相國,對此已經有了很深刻的體會,他想和別人和睦相處,卻被對方敬而遠之,甚至是敵視,或許是身在高位,以及趙詢很大程度上的扶持,李勛還感覺不到太多東西,但那種無形的排擠與距離,卻是讓李勛非常不舒服。
李勛從沉思之中醒來,頗為感嘆的說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或許我還是太單純了。”
司馬圖從懷中拿出一封信,遞給李勛“主公,這是范先生的來信,一個時辰前剛剛傳來。”
李勛接過信“你看過了”
司馬圖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他已經看過了。
李勛拿出信觀看,范中允在心中說了說西域和隴右兩地目前的局勢,隴右西部七州之地依舊平靜,但是西域方面
李勛征伐西域,雖然取得全勝,拿下整個西域大地,但這種勝利,更多的只是軍事上的勝利,對于西域也只是軍事上的占領,李勛通過一些手段,努力的想要穩定住整個西域的局勢,以至于長治久安,但朝廷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與時間,他這一走,很多后續計劃,只能停止下來,而李勛先前做的那些事情,其實也只是權宜之計,是臨時而為,只能保持短時間的穩定,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勛先前的那些努力與手段,其作用顯然越來越低。
范中允在信中告訴李勛,西域內部一些人,正在暗中積攢力量,顯然有所圖謀,而先前被李勛拉攏的西域一些貴族高層,隨著李勛的離開,如今的態度也是越來越暗昧,恐怕已經生出了其他心思,朝廷對西域的動作,恐怕要加快進行了,而且一定要慎重而為,一旦出錯,西域如今脆弱的平靜局面,恐怕將會立即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