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你找我。”
黃知文走進書房,拱手行禮。
黃百川輕笑道“這里沒有外人,不用多禮,坐吧。”
待黃知文坐下,黃百川輕聲說道“楚煥已經被押往豐京,交由朝廷問罪,皇上應該會給予公平的審判。”
黃知文點頭說道“自己造的孽,就應該自己承擔下來,大帥不必為他憂心。”
黃百川最終還是沒有忍心處死楚煥,而是把押往豐京,交給朝廷問罪,要是被判死刑,那也是他楚煥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說是這么說,但是現如今,黃百川主動出擊,是這場戰爭的關鍵性人物,朝廷正當倚重他的時候,所以很大概率,朝廷不會為了一個小小的刺史,輕易的得罪黃百川,楚煥的這條性命,還是留了下來。
對此,黃知文并沒有不滿黃百川的所作所為,人畢竟不是動物,是人就有感情存在,黃百川千方百計的留下楚煥性命,也是人之常情。
“知文,如今我們輕易拿下宜州,成希嗣還不知道實情,此時我們乘勝追擊,從背后殺到,定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我搞不明白,你為何要勸阻,非得拖延半天的時間”
黃百川轉入正題。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沒有任何政治利益可圖的戰爭,那就是白費力氣,讓人沒有動力。
朝廷命令蔡州節度使黃百川與楚州節度使王懷烈兩人出兵平叛,兩人都是奉詔出兵,出發點是一樣的,但是各自的心思卻是大不相同。
王懷烈的心思很簡單,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朝廷若是占據上風,那就趁勢推一把,錦上添花,撈取功勞,要是成希嗣占據上風,那就隔岸觀火斗,按兵不動,所以說,在王懷烈看來,此次出兵,就像是做買賣一樣,沒有任何風險,穩賺不賠。
而黃百川的心思相比王懷烈,有一樣的地方,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一樣的地方在于,朝廷若是占據上風,黃百川也會選擇一樣的方式,趁勢推一把,錦上添花,撈取功勞,不同的地方在于,若是成希嗣占據上風,黃百川則會率領可以調動的最大兵力,從背后立即發動進攻,全面攻打成希嗣。
這是黃知文與黃百川早就制定好的計劃。
黃百川這么做為的是什么自然是為了功名,功勞這個東西,只要有機會,你肯努力,總會得到,但是名聲這個東西,就不是那么輕易可以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