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來到十月二十四。
西域那邊,由旺脫發起了暴動,最開始聲勢浩大,一度逼近重鎮巨巖城,但是很快,成周國國王侔祿發布了討賊國書,這導致旺脫人心大失,軍隊士氣大散,近三萬大軍,竟是被巨巖城守將趙章,所率領的數千士兵,給打了一個大敗,軍隊損失過半,旺脫不敢再戰,隨即領軍敗回成周國國都興城。手機\端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而其他方面,由宗教引起的各地暴動,因為得不到良好的組織與充足的武器裝備,本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到十天的時間,便是被相繼鎮壓下去。
宇文真與黃洪亮兩人,在平定了本地的叛亂之后,隨即兩人合軍一處,集合了兩萬大軍,兵進成周國,準備消滅最后的反叛者,旺脫。
涼亭里,李勛看著遠處的風景,整個人有些出神。
司馬圖與陳和兩人,則是彎著身子,正在認真觀看桌子上,一本內容很多很多的奏章。
十天之前,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
任職相國十余年的吏部右侍郎鄭仁杰和戶部尚書賀中楷,兩人紛紛上書辭職,致仕歸鄉,他們兩人的突然上書辭職,頓時引起了滿朝震動,趙詢好言挽留,來回數次,但是賀中楷與鄭仁杰兩人的態度非常堅決,沒有辦法,趙詢只能同意他們的辭職。
胡曾四從西域傳回了最新消息,旺脫與宗教的叛亂,并沒有得到太多人的響應,西域諸國的態度非常冷淡,不參與,不反對,靜觀其變,加上成周國國王侔祿,被元和成功帶離了興城,并隨后發布了國書,聲討旺脫的罪行,侔祿或許只是一個傀儡,但他終究是國王,名正則言順,作為國王,侔祿所發出的聲音與態度,其份量絕對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讓旺脫的叛亂行為,普遍遭受國人的質疑與反感。
西域的暴動,很快就會結束了,在得不到其他西域諸國的支持與幫助之下,旺脫根本堅持不了多久,僅憑他一個人乃至整個成周國的力量,還動搖不了晉朝在西域的統治根本。
李勛現在的思緒很亂,他想到了很多問題,有的問題他想得明白,有的問題,他則是怎么都想不通。
當初趙智把李勛召回豐京,奪了兵權,或許是出于帝王之術,平衡與防范,但李勛手下的那些將領,卻是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兵權與地位不變,反而一些人在李勛的舉薦之下,相繼得到了提拔與重用,趙智這么做,或許同樣是出于帝王之術,他要壓的只是李勛手中權力,而不是李勛這個人,所以趙智臨終之前,留下遺命,讓李勛入職政事堂,或許就是出于這種考慮,若真是這樣,很多問題也就想得通了。
趙智奪了李勛的兵權,但他手下的那些心腹與將領,卻是沒有受到牽連,還是留用地方。
李勛現在慢慢有些明白了趙智曾經的安排與打算,保留自己在西域的影響力,但是直接兵權被剝離,這樣一來,自己做了相國之后,就可以以西域、隴右的資源為靠山,成為在政事堂相國之中,份量很重的一個存在,這樣既可以成為趙詢的一大助力,又不會給他帶來太大的威脅,一舉多得。
但是很多事情,趙智終歸算不到,那就是人心。
趙詢在他自己設定的政治版圖之中,顯然沒有把李勛看的太重,或者說,趙詢剛剛繼位之初,他希望李勛可以發揮出,一個相國應該擁有的份量,給予自己足夠的幫助,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李勛的心思也是有一定的變化,劉桀的出現,尤元峰的主導,讓李勛偏離了自己的政治軌道,這顯然引起了趙詢的猜忌與不滿,但是這些東西,趙詢又不能明說,因為不管是劉桀還是尤元峰,從根本上,還是站在他趙詢這一邊的,李勛融入這個政治集團,從大的方面來說,其實并沒有錯,但是
李勛現在有了一些明悟,自己與尤家走的太近了,關系也太近了,而且在很多問題上,自己的意志已經被別人所主導,這些存在,或許才是趙詢對自己最大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