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明渡笑道“河北五大藩鎮,難道還敢出兵造反不成”
錢明渡有些不以為然,河北五大藩鎮或許有些桀驁不馴,割據地方,與朝廷對立多年,但不管怎么說,就名義上而言,他們依舊是大晉的臣子,不到非常之時,他們怎么可能輕言出兵造反。
李忠沉聲說道“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事情都有一個萬一,我們不能不防。”
李勛倒是理解李忠的意思,他說道“左相說的有道理,要是趙柏安在嶺南激戰正酣,河北五大藩鎮根本不需要直接出兵,只需要在后面鬧出一些小動作,造成河東河南局勢緊張,這樣一來,消息一旦傳到嶺南,正在嶺南征戰的朝廷大軍,軍心定然大為動搖,與整個戰局大為不利,所以河東河南兩地,一定要保證相當的兵力,不給河北五大藩鎮任何可趁之機。”
趙詢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李勛看了趙詢一眼,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些明白過來,趙詢并不是反對出兵,而是擔心兵力不夠,時間消耗太久,或是戰敗,這對于他,對于整個國家,其帶來的惡劣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
其實李勛覺得趙詢有些多慮了,江南地區集中了五萬大軍,更是擁有趙柏安、寇雄、司馬衷、黃繪等一大批名將,這樣的兵力與將領陣容,已經是非常豪華了,而且,戰爭本來就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風險的承擔,對于雙方都是對等的,但是,有些事情,并不能因為有風險,你就不去做。
李勛沉思片刻,然后進言道“皇上可還記得北江會”
趙詢皺眉道“為什么突然提到北江會”
李勛說道“北江會在陸州,訓練了一支兩萬人的武勇,此次朝廷征伐嶺南,或許可以用到他們。”
平宗晚年,隨著河北慘敗,不僅國內局勢動蕩,國外也是多有巨變。
晉朝的屬國安南,其權臣張福發動政變,弒君篡位,暴力篡奪了安南政權,建立占婆王國,并因為平宗拒絕承認張福的合法性,致使兩國交惡,十數年來,征戰不斷。
安南皇室的一些殘余子弟,以及大批難民,大約有五萬多人,逃到晉朝境內,尋求庇護,出于宗主國的面子,平宗把這些人安置在嶺南陸州,到了趙智一朝,隨著北江會在民間越發壯大,趙智出于穩定以及利用的心思,允許北江會在陸州,從他們的國人之中,訓練一批武勇,待時機成熟,可以回國武力奪回政權。
這件事情,在朝廷內外,并不是什么大秘密。
混在帝國當王爺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