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兩個中心,一個是以揚州府為主的經濟中心,另外一個則是以江州為主的軍事中心。
揚州府下轄七縣十三城,人口眾多,商業極為發達。
揚州都督安達宣,今年五十歲出頭,其貌不揚,四方臉,矮個子,絡腮胡,樸實無華的衣著與面貌,讓人一看,還以為這就是一個毫不起眼的普通糟老頭子。
李勛讓安達宣出迎三十,安達宣自然不敢抗命,他不僅出迎了,而且是出迎五十里,還加了二十里,不過有意思的是,安達宣并沒有領著軍隊到來,連他在內,一共就來了三個人。
安達宣出身安氏門閥,前工部右侍郎安簡,是他的弟弟,只不過安簡是嫡出,而安達宣則是庶出。
承平二年,趙智擴大政事堂,增設兩名相國,把相國人數增加到七人。
當時的安簡,以工部右侍郎的職位,競爭相國之位,他屬于右相一黨,以黨派的強大力量作為助力,又有楊道嗣從中推波助瀾,在當時的競爭者之中,安簡的呼聲很大,也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可惜趙智不喜安簡的為人與性格,從中極力阻攔,當時的楊道嗣,為了盡快平息朝政的爭斗,最終選擇了妥協,導致安簡進位政事堂一事,最終破產,此事引起安簡的極大不滿。
為了安撫安簡,楊道嗣便把揚州都督一職,給了安氏一族。
安簡作為族長,從大局考慮,最后選擇了雖然是庶出,但能力很強的安達宣,讓其出任揚州都督一職。
政治上的規則,不進則退,安簡沒有競爭上相國之位,是他倒退的開始,加上他性格的霸道與自私,最終在右相一黨這個集體當中,成了邊緣人物,受到排擠,并最后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失去了一切官職與地位。
安簡的失敗,從大的方面來看,其實也是整個安氏一族的衰落。
政治上的失敗,以及家族的衰落,倒是沒有影響到安達宣,當然,這跟他的能力有關,他在揚州做的很好,多次受到趙智的贊賞,從承平二年開始,一直到現在,安達宣在揚州都督的位子上,已經整整十年了。
臨近午時,李勛一行人來到此處。
“大人,揚州都督安達宣前來拜見。”
齊大富出聲稟報。
李勛從馬車下來,這個時候,安達宣已經到了近前,躬身行禮道“下官揚州都督安達宣,拜見相國大人。”
“安大人免禮。”
李勛一邊說著,一邊掃視四周,除了安達宣以及他身后站立的兩名侍從,四周空蕩蕩的一片,并沒有見到軍隊的影子。
安達宣看著李勛,呵呵笑道“大人,此行揚州,只是路過,還是暫留幾天”
“看情況吧。”
李勛忍不住的問道“安大人,你這就來了三個人,是否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