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家是什么想法”
王崇書與陸中勛兩人是有分工的,家族的事情由王崇書說了算,官場上的事情,則是由陸中勛做。
陸中勛說道“楊道臨應該退下去了,他不退,我們就幫他退。”
王崇書說道“要想楊道臨從右相倒位置上退下去,恐怕不容易,皇上那一關,你們就很難過去。”
陸中勛笑了笑,端起茶壺給王崇書倒了一杯茶,然后說道“要是楊道臨自己退下去,皇上又能說什么呢”
王崇書目光一凝,端起茶杯喝水,思考了一會兒,這才緩聲說道“楊道臨退下去的理由是什么”
陸中勛搖了搖頭,目光深遠的說道“當今天下,龍吟虎嘯,局勢越來越急,對所有人來說,選擇的道路已經越來越少了。”
王崇書不解的問道“此話怎么講”
陸中勛看向王崇書,沉聲說道“就我看來,各大門閥世家,到了現在,其實就兩個選擇,要么退,要么上。”
王崇書看著陸中勛,等著他說下去。
陸中勛喝了一口茶,停頓了片刻,放下茶杯,然后接著說道“天下大局,已經走到一個極限,要么就是我們去改變,要么就是我們被改變,朝堂就那么大,有人進來了,自然也就有人要出去,楊家經此一難,在朝堂上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皇上對他們的隔閡太深,絕不會信任他們,興宗皇帝一朝幾十年,那么多家族被排斥朝堂,這是楊家主導所帶來的結果,因此他們被許多人所怨恨,楊道臨一直躲在家里,就是害怕被人群起而攻之。”
王崇書笑道“躲的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陸中勛點了點頭“楊道臨不可能一直躲下去,我們也不會答應。”
楊道臨占著右相之位,對趙詢來說,是有利的,但這種有利的局面,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朝堂大局,需要有人出來主持大局,作為左相的李忠,政治不是他的強項,楊道臨又無法發揮出右相應有的作用,政事堂最為重要的兩個職位,全部失效,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有人忍不住站出來,對此進行挑戰,這種情況的延續,不是趙詢可以左右的。
王崇書有些明白陸中勛的意思了,楊道臨顯然已經有了退意,他站在右相的位置上,對于趙詢來說,有好處,但是對于他本人以及楊家,卻是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成了所有人注意的目標。
“楊道臨到底什么時候退,誰也不好猜測。”
陸中勛淡聲說道“退,也要講時機,時機不對,反而會引火燒身。”
王崇書輕聲說道“楊潤此次去了嶺南,這或許就是很好的時機。”
王崇書作為一個門閥世家的族長,基本的政治敏銳還是有的,楊潤作為楊家的重要人物,這兩年一直處于半隱退狀態,此次突然被指派前往嶺南,處理后續事宜,不可能是無緣無故,其中肯定有外人不知的道理。
陸中勛沉思片刻,然后說道“楊潤的出山,可能是劉桀那邊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