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年,二月十一。
今天并不是規定的朝會時間,因為趙詢的臨時召見,三十多名大臣,趕往皇宮參加會議。
趙詢之所以選擇在今天,突然召集這么多大臣,就是為了新軍組建的事情,因為再過四天,也就是二月十五的正式朝會,新軍組建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拿出來,在朝會上進行討論,趁著正式朝會還沒有召開之前,召集朝中主要大臣,把這個事情先拿出來議一議,看看他們的態度與想法,不管議論的結果是什么,都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勤政殿外面的廣場。
陸中勛、蕭徽、秦安明、陳虎、赫連儲、于瑾等人,聚在一起,有說有笑。
他們聚在一起,并沒有談論政事,也沒有互相猜測,就是一般性的閑聊,顯得非常輕松自在,今天皇上召集他們前來,到底是為了什么事情,他們心里都很清楚,也提前做好了準備,既然早就知道,那就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李勛路過趙月曾經的住處,停下了腳步,目光看向那邊,神色有些恍惚。
“李相國何故出神”
一道聲音突然從身后響起。
李勛驚醒過來,連忙扭頭看去,待看到來人,他的臉上頓時有了一些驚訝,來的不是別人,竟是楊道臨。
楊道臨上一次現身,還是近一年以前,這么長時間,一直在家靜養,始終不露人面。
李勛當即上前,拱手說道“參見右相大人。”
李勛的態度非常恭敬,這倒是有些出乎楊道臨的意料之外,他擺了擺手,笑道“你我皆是政事堂當值,無需這般恭敬。”
李勛正色道“在下是以晚輩之禮敬之,無關身份地位。”
楊道臨深深看了李勛一眼,目光之中閃過一絲感動,自從趙詢繼位之后,楊家可謂是舉步維艱,以前攀炎附勢之人,個個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就算見了面,不出言嘲諷,主動表明自己的態度,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楊道臨看了一眼趙月公主的住處,淡聲說道“希望文華公主的和親,可以長久保持遼朝與我大晉的和睦。”
李勛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楊道臨說的這句話,無疑只是一種自我安慰,自古以來,胡族對中原大地,始終虎視眈眈,若是中原王朝強大鼎盛之時,胡族自然不敢亂來,一旦陷入衰敗與分裂之中,除非胡族也是同等情況,若不然,胡族定然會集中全部力量,趁機大舉入侵,當今之世,大晉無疑再次陷入內憂外患,而胡族,經歷了數百年的分裂,再次分久必合,建立起強大而一統的帝國,此消彼長,大晉的衰敗趨勢若不能及時制止,并且進行自我完善,胡族的大規模侵犯,將不可避免。
“走吧,人去樓空,跟你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
楊道臨拍了拍李勛的肩膀,好心勸說了一句,然后邁步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