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戳冷聲說道“如今皇上坐擁十五萬新軍,以此為靠山,就算朝堂之上通不過,也能強制推行。”
秦安明冷聲說道“以武脅迫,就算可以令大臣們屈服,但也只是讓他們口服心不服,其后果,很有可能是皇上與大臣們,離心離德,這樣的政治后果,你考慮過沒有”
周必明大聲說道“一切事物,不看過程,只看結果,若是通過財政改革,讓中央財政脫離困難,讓國家重新富裕,到時候,誰還會記得曾經不愉快”
秦安明說道“這些只是你的推論,改革一旦推行,其遭受到的反彈一定極為強烈,若是壓不住,你想過后果沒有”
“思前想后,能做成什么事情局勢糜爛至此,若在得不到制止與改變,恐怕以后我們連動手的機會都沒有了。”
“不動,還有變的機會,一旦動了,就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局勢若是惡化到無法挽回的狀況,這個責任你擔負的起”
“有死而已,改革若是失敗,我周必明愿意付出任何代價。”
“你死不死無所謂,但不要把整個國家都給連累了。”
兩個人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到最后已經是爆發了激烈的爭執。
趙詢看著他們在那里爭吵,并沒有出聲制止,他現在就是要看一看,財政改革事宜,眾人的真實心意。
錢明渡這個時候拉住周必明,出聲打和道“周大人,少說兩句,爭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周必明看了秦安明一眼,忍住不在說話,對方畢竟是當朝相國,這樣爭吵下去,確實有失禮節。
陶侃這時候對趙詢說道“皇上是什么心意”
趙詢沉默不語,目光看向桌子上的兩本奏章。
一本是周必明、周戳、錢明渡等許多人的共同想法,事關整個改革的全面細節與建議,這個事情已經弄了很長時間了,其中很多事情,趙詢都是參與了進來,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另外一本奏章,則是劉光輝的,這倒是讓人非常出乎意料。
劉光輝的改革建議,只是涉及到官員俸祿的消減方面,其它的并無多言。
劉光輝建議,官員俸祿的消減,對上可以,不要對下,同時也要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知。
比如那些王爺、皇親,出身高貴,自身爵位的俸祿,以及皇家賞賜,非常巨大,根本就不缺錢,但是往往,皇帝不管是出于籠絡還是親近,一般都會給予品級極高的散官傍身,而且不止一個,大晉的官爵制度,散官的俸祿,是非常豐厚的,遠遠高于正常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