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武陽城。
今天是四月初七。
一連好多天的大雪、大雨,到了黃昏時分,終于是停歇了,但是看那天空之中,黑壓壓一片,依舊濃厚的烏云,這只是暫時的,或許要不了多久,又是一場狂風大雨。
李從善站在城頭上,目光看著遠方,從他的神色可以看得出來,此刻的李從善,正在思考著某些問題。
幾名軍官登上城墻,來到李從善身后,他們或許知道此刻的李從善正在思考著問題,所以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站在那里。
過了好一會兒,李從善的雙眼閃動了一下,從沉思之中回味過來,他仿佛知道身后站著的都是什么人,并沒有回頭去看,而是直接出聲說道“都安排好了”
一名只有二十出頭,身材魁梧彪悍,神色粗狂的年輕將領,沉聲說道“所有人都已經到達指定位置,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發。”
此人叫做王楚放,出身貧窮,不讀書,不識字,但自幼力大無窮,有虎豹之力,四年前,李從善組建赤膊軍,廣收勇士,比武授官,待遇豐厚,當時只有十七歲的王楚放,聽到這個消息,于是趕來武陽城參軍,并在隨后的比武大會之中,從近萬名參與者,一路打上去,最后勇奪第一,他的表現震驚了所有人,李從善破例,現場授予王楚放都尉之職。
李從善這個人治軍,非常嚴厲,甚至是殘酷,軍法至上,膽敢違反者,立斬不赦,但同時,有功者必賞,有大功者大賞,比如前年年中,鄂倫胡族杵預可汗第三子少刻康,領軍四千前來邊境騷擾,殺害平民百姓,邊地各大據點守軍,因為人少,不敢出戰,當時只是朗將的王楚放,率領本部八百士兵,勇敢出戰,王楚放身先士卒,于兩軍激戰之時,陣斬敵軍首領少刻康,導致對方軍心大亂,一舉大勝,殺敵三千余眾。
此戰之后,李從善對其大賞,連勝三級,王楚放從朗將,直接升為亞將。
李從善治軍沒有那么多彎彎繞,就四個字,賞罰公正。
像這種例子,并不僅僅只有一個王楚放,而是有很多。
正是因為李從善的公正無私,不徇私情,一切論功行賞,所以他治下的軍隊,心服口服,敢于效死力,在對鄂倫胡族的戰爭,往往可以以少勝多,越戰越勇,李從善的威名,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所有人一起拼出來的。
李從善淡聲說道“讓兄弟們吃飽喝足。”
“將軍放心,兩個時辰之前,就已經開始做飯,這個時候,兄弟們應該已經吃上了。”
另外一名不到三十的年輕將領,應聲說道。
李從善身后站著的六七個人,是赤膊軍的主要高層將領,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李從善一手提拔起來的,都很年輕,也都很有能力。
四年前,李從善組建赤膊軍,李從固給了他全權。
李從善只從原有軍隊體系之中,挑選了五千精銳作為基礎,其余的一萬五千多名士兵,則是全部重新招募,所以這幾年,很多出身底層,但很有能力的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戰功,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