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勛輕聲說道“五十萬兩,恐怕不夠啊”
盛世通說道“對于地方節度使,你給多少錢,他們都不會嫌夠,而且每年稅銀到賬的這個時間段,各地節度使與官府,都會連連上書朝廷,要錢要糧,這管錢的手稍稍松一點,就更不夠用了。”
李勛點了點頭,有些理解盛世通。
晉朝的地方稅銀,每年分兩次運抵豐京,第一次是四五月份,第二次便是十一月份左右。
晉朝的財政稅賦主要是實物,物資非常豐富,每年朝廷大約可以收到三千萬旦左右的粟米,而白銀方面,最近十年,一直維持在兩千萬兩左右,還有絹、布、綿等實物,所以官員的俸祿,并不是單單的只發放白銀,而是夾雜著糧食以及其他實物。
比如盛世通說拿出五十萬兩,也不是說全部都是白銀,而是白銀、糧食以及絹、布、綿等加起來,總價值五十萬兩的東西。
“李相國,你稍等,我去拿些東西。”
“請便。”
盛世通起身離開,過了沒一會兒,便是回來了,手中拿著一本信札。
“想著過幾天,找個機會送到兵部,今天你來了,正好拿給你。”
盛世通把信札遞給李勛。
“什么內容”
李勛一邊發問,一邊打開觀看。
盛世通說道“是你們兵部今年的財政預算。”
兵部的財政預算,去年年底就已經做好了,并且順利通過政事堂決議以及皇帝的準許,政令文書發到戶部,盛世通很快便是簽字回令,但是錢糧一直無法到位,原因很簡單,所有程度都走完了,但是戶部沒有錢。
李勛看完信札之后,抬頭看向盛世通,驚訝的問道“兵部的預算只是一百二十萬兩,你怎么批了兩百二十萬兩,是不是寫錯了”
“你沒有看錯,我加了一百萬。”
盛世通明確告訴李勛,數目沒有錯,他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加了一百萬。
李勛把信札放到一旁,淡聲說道“盛大人,這么大一筆錢,不經過政事堂,恐怕是到不了我兵部的。”
李勛自問與盛世通沒有什么私交,政治上也不算親近,他現在突然加了這么多錢,李勛頓時警覺起來,懷疑盛世通的目地。
盛世通看了李勛一眼,沒有急著說話,而是抬了抬手,示意李勛喝茶,然后自己端起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