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黃悾被領到了客廳,整個人鼻青臉腫,衣服臟亂,左腳一瘸一拐,模樣確實非常狼狽。
“大人。”
黃悾叫了一聲大人,聲音非常委屈,語氣之中更是帶著一絲哭音。
李勛皺眉問道“誰打打你”
“燕王。”
“趙恒”
李勛不解道“你們丈量土地,怎么扯到燕王趙恒那里去了”
趙智對女色比較冷淡,所以子嗣不多,一共生了八個皇子,其中三個幼年夭折,剩余的五個則是長大成人,他們分別是皇長子翼王趙赫,皇次子楚王趙碩,皇三子齊王趙詢,也就是當今皇帝,皇四子衡山王趙克,趙恒是老五,算是趙智年紀最小的幼子,今年還不滿十八歲。
趙智的五個兒子,存活到現在,只剩下趙詢與趙恒兩個,對于這個僅存的弟弟,趙詢非常友愛與寵護,按照皇族的貴族,皇子年滿十八歲,才有資格封王,但是趙詢繼位之后,很快便是封了只有十六歲的趙恒為燕王,太尉、大司馬等一系顯赫的散官加身,并且一次性就賞了三座規模很大,原屬于皇帝名下的皇莊,一共有良田近六百傾,也就是近劉萬畝土地,這種賞賜,足以稱得上慷慨。
“今天周大人帶著我們去宵縣暗查”
黃悾開始描述今天發生的事情。
土地丈量的工作,雖然已經完成,但這只是一個開始,這個工作其實并不難,因為土地是有限的,總數就是那么多,你不可能憑空減少,也不可能憑空增多,但是大晉的土地稅收,卻不是完全按照土地數量的多少,來去征收。
按照大晉的法律,舉人、進士、身有爵位以及四品以上高官,這些人是不用納稅的,所以為了不再繳納這些沉重的賦稅,平民百姓都想要把自己手下的土地掛在這些人的名下,久而久之,土地的數量還是那么多,但是國家每年收取的賦稅,卻是越來越少,逐年降低。
趙詢發起財政改革,顯然不可能僅僅只是丈量土地那么簡單,肯定是有更大的野心與計劃,丈量土地,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清點每個人,每個家族的固有土地數量,為土地改革的第二步做好準備。
至于土地改革的核心,趙詢暫時沒有對外宣布,但是李勛已經得到一些消息,趙詢準備打破原有的規則,不再是按照人頭來收稅,而是以土地的實際數量而征收稅賦,這個稅收準則,針對的主要目標,就是那些門閥世家以及大地主,大豪族,這些人家族,都是擁有數量龐大的土地,但是他們卻以各種手段,逃避納稅,極大損害了國家的整體稅收。
趙詢要想經過改革,改善乃至于徹底扭轉國家的財政稅收,就必須對某一個階層與群體,進行強勢改變。
趙詢把土地改革工作交給了錢明渡,但他只是掛個名,實際負責人則是周戳,一個剛從地方調任上來,非常年輕的官員。
整個關內的整體土地丈量工作完成之后,周戳立即展開下一步行動,今天他就帶著黃悾等百余人,去了宵縣,然后分散開來,進行暗中調查,核查宵縣的土地,主要掌握在哪些人的手中。
事情原本很順利,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趙恒今天也在宵縣,跟著他一起的,還有臨安王趙健。
臨安王趙健這個人,名聲不顯,但他的祖父,卻是熹宗皇帝最寵愛的一個皇子,他們這一脈,父祖三輩,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土地與女人,個個貪財好色,到了趙健這一代,其家族的土地數量,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驚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