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詢的內書房。
趙詢坐在上方,李忠則是坐在下方,兩人現在都很沉默,這種沉默不是一直存在,而是在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后,雙方把話說到了一定的地步,已然無法可說。
兩個人的神色都不好,趙詢皺眉不語,目光時不時的掃向下方的李忠。
李忠則是閉著眼睛,緊緊抿著嘴,顯然也在盡力克制。
“李叔,你現在已經是右相,若是在兼任了樞密使,朕幾乎把軍國大政,全部都是交給了你,這種信任力度,難道還不夠大”
趙詢聲音嘶啞的說出了這番話,打破了雙方的沉靜。
李忠睜開眼,看向趙詢,嘆聲說道“皇上,老臣的能力,擔不起這么大的重任啊”
趙詢沉聲說道“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
“政治改革這么大的事情,得不到滿朝文武大多數人的支持,不計任何代價,一味的硬干、蠻干,可能引起的后果,皇上想過沒有老臣可以沖在最前面,粉身碎骨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無非就是一死罷了,怕就怕老臣就算是死了,也于事無補,到時候局面得不到控制,連累了皇上,拖垮了整個國家,老臣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去見先帝”
李忠的雙眼已然通紅,淚水忍不住落下,他這輩子只哭過兩次,一次是去年,妻子病故,還有就是現在。
李忠對任何事情,從未有過懼怕,哪怕是刀劍加身,他都不會眨一下眼睛,但是現在,他對趙詢的所作所為,對國家的未來,擔心到了極點,這種心情,是絕對的真誠和純粹的,里面沒有包含一絲的個人得失。
若不然,李忠絕不會和趙詢發生爭吵,更不會說出這番話。
就像趙詢說的那樣,你現在已經是右相,若是在兼任了樞密使,整個大晉的軍國大政,幾乎全部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這等權勢與榮耀,還有什么好說的
可是,李忠并不是那種對權利與地位,趨之若鶩之人,他感恩于先帝趙智對自己的兄弟之義,以及兄弟之情,若沒有先帝的知遇之恩,自己恐怕一輩子都走不出深山,與貧窮度過一生。
但凡有一點自私的想法,李忠根本就不會回來,以他在安北的威望與權力,他不回來,趙智根本就不敢說個不字,但一封書信,李忠什么都沒有說,什么都沒有想,放下安北的一切,回到了豐京。
趙智寫給李忠的那封讓他回來的書信,充滿了情感與真誠,你這輩子,對朕,對國家,對百姓,足夠了,可以休息了,朕沒有多少時間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朕對你信任,但不代表朕之后的皇帝,也會對你信任,你繼續待在安北,掌握那么多的軍隊,擁有那么高的威望與權利,不是什么好事,所以,還是回來吧。
李忠回來了。
趙智曾經對李忠叮囑過,讓你擔任左相,只是一種過渡,為新帝保駕護航,事成之后,就退下去,不要參與政治當中,六十多歲的人了,勞累了一輩子,好好輕松幾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