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春也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靠的不是出身,而是自己的拼搏與能力,所以像他這樣的人,更重實際,做人做事都是非常扎實,李勛當初聯合大石,對抗波斯的策略,李長春是非常贊同的,所以就算李勛離開了西域,這個既定策略,李長春依舊堅定實行下去。
幾年的時間,李長春給大石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沒有他的強力支持,大石在對波斯的對抗之中,恐怕很難堅持下去。
但是宇文真到了西域之后,還算平靜的局面,被徹底打破了。
李勛當初征伐西域,本身的兵馬并不多,而是以借力的方式,發動的這場戰爭,主要的兩個人,便是李長春以及他的三萬本部兵馬,另外一個就是王德昭的兩萬兵馬。
宇文真來了西域之后,很快便是把王德昭給踩了下去,若不是安北之兵非常團結,讓宇文真有所忌憚,恐怕王德昭的小命都是難保。
王德昭以及他手下的兩萬騎兵,全部都是出身安北,第二次隴右之戰爆發,十萬安北大軍南下,勝利結束之下,王德昭被留了下來,負責繼續清剿殘余的吐蕃軍隊,并且穩定地方局面。
這個時候,李勛鑒于西域局面,良機不可失,因此動了發起戰爭的心思,并且立即付諸行動,在上報趙智,得到同意之后,王德昭與李長春兩人,一共五萬軍隊,被劃撥給李勛,作為這場戰爭的資本與基礎。
成功拿下整個西域之后,李長春的軍隊還剩下大約兩萬人,李勛跟他談了談自己的想法,希望李長春去支齊,并且表示,回去之后,會極力推薦他出任支齊節度使,李長春因為贊同李勛的策略,因此最終同意了。
而王德昭則是留在了素葉,以素葉為核心,與單仇等李勛的一干部下,共同管理整個西域中部地區,并且等待朝廷對他們的封賞與任命。
愿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很殘酷。
王德昭、單仇等了一年多的時間,等來的不是什么美好前途,而是一個惡魔,宇文真來了。
素葉的兩萬軍隊,全部都是王德昭與單仇的本部兵馬,宇文真要想大權獨攬,要想實際的去行使節度使之權,就必須踩著王德昭與單仇兩人的尸體上位,所以對他們動手,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宇文真在解決了王德昭與單仇等一干將領,大權獨攬之后,很快就把目光放到了李長春的身上,幾次讓其前往素葉,但是李長春性格很謹慎,加上他是支齊節度使,雖然實力、權利都沒有宇文真的大,但兩人在職位上,畢竟是同級,對于宇文真的吩咐,李長春可以置之不理。
但是現在,朝廷任命宇文真為安述節度使,都督西域中部、西部諸州軍事,因此,李長春也是被劃撥進了宇文真的統轄范圍之內。
任命下達之后,宇文真立即以正式的名義,命令李長春前來素葉述職。
面對這個命令,李長春沒有辦法,只得聽從,但他深知宇文真的為人,懼怕被其所害,因此此次前來素葉,他并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帶了一萬五千士兵,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