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詢聽明白了宇文華裳話中的意思,嚴毅的態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禁軍大多數人的態度,若是能夠得到禁軍大多數中高級將領的支持,有沒有嚴毅無所謂,他要是不愿意,換個人統領禁軍也是一樣。
“你覺得朕應該怎么做呢”
趙詢詢問宇文華裳的意見。
宇文華裳輕聲說道“戰爭是需要付出的,省肯定是省不下來,皇上您想省錢,把一切軍費消耗,全部都是壓到地方,您想省錢,地方難道就不想省錢相比較戰爭失敗,所帶來的后果而言,一些錢糧又算的了什么”
河北局勢驟變之后,趙詢就軍事與物資方面,調動頻繁,看似非常積極,但是實際上,中央朝廷幾乎沒有動,所有的軍隊全部都是由河東之地抽調,軍費也是由河東與河南兩道之地,全權供援,也就是說,趙詢人也不給,錢也不給,把所有的負擔與責任,全部都是推給了地方。
趙詢的這番作為,頓時引起河東、河南兩道,各大州縣的極大不滿,于是紛紛上奏,請求朝廷調撥錢糧與軍隊,減少地方官府的壓力。
河南的災情,剛剛度過沒有多久,目前還在恢復當中,根本就沒有多余的錢外調,更不要說平攤如此龐大的軍費,這簡直是要了河南地方官府的命,至于河東,情況雖然要好很多,但戰爭一旦打起來,誰也不知道到底要持續多久,僅憑河東之地的錢糧,根本就無法長久保證十幾萬軍隊的供需。
趙詢現在手里有錢,但就是不拿出來,他想要留出足夠的錢糧,保證神武軍以及改革的需要,但是現在河北局面失控,戰爭一觸即發,他不拿錢出來,這場仗怎么打
聽了宇文華裳的這番話,趙詢陷入到沉思之中。
皇后說的有道理,有些時候,魚與熊掌,確實不能兼得,自己既想不出錢不出力,把所有負擔全部推給地方,這完全不現實,一旦戰爭爆發,河北之戰若是戰敗,那損失的就不僅僅只是幾萬軍隊的事情了,戰爭所帶來的后續惡果,恐怕將會震動整個國家,包括自己的皇位,到那個時候,局面將會更加不堪。
現在最關鍵的就是,河北方面的軍隊數量,還是有些不足,要想萬無一失,就只能繼續抽調軍隊,補充河北的軍事力量,神武軍已經調了張金的三萬軍隊過去,再行抽調
說到底,趙詢還是對禁軍不信任,防備之心很重,他懼怕神武軍抽調太多,無法保持軍事上的絕對優勢,豐京的安全就無法得到足夠的保證,而且就算抽調神武軍,錢糧依舊還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趙詢一路沉思,隨后到了御花園。
這個時候,一名太監急匆匆跑到兆承德近前,拿出一份奏折,低聲說了幾句話。
兆承德點了點頭,然后拿著奏折上前稟報“皇上,李相國上了一道奏疏。”
李勛
趙詢接過奏疏,展開看去,里面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李勛陳述自己的身體,經過一個多月的靜養,已經大有好轉,可以下床走動了。
“好的挺快嘛”
趙詢淡淡一笑,李勛傷的真的有那么重需要這么長時間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