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機會不打,非要等著朝廷的十萬大軍到位,道理上是說不通的,但是李從善與李從固父子兩人,還是這么做了,他們既然這么做,顯然有這么做的道理,至于其中的緣由是什么,吳闖不得而知,但他現在已經看出來了,李從善與李從固父子兩人,明顯就是在等著朝廷的軍隊到來。
吳闖對此非常不解,他們這么做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對于吳闖的詢問,李從善反問道“你以為呢”
吳闖說道“大將軍是否已經布好局,引君入甕,把朝廷的十萬大軍全部引進來,然后聚而殲之”
打仗好比做生意,做生意有大有小,李從善的這一系列作為,給吳闖的感覺,好像就是做生意,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筆大的,把所有競爭威脅集中起來,全部干掉。
說是這么說,但是吳闖卻有些不敢相信,他覺得李從善就算有這么大的氣魄,卻有些異想天開了,因為就目前的軍事對比而言,雙方的實力,在伯仲之間,李從固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局了,要想全殲對方,能夠做到
畢竟對方的實力擺在那里,領軍將領也都不是泛泛之輩,所以在吳闖看來,有些事情,想一想也就算了,要想做到,太難了,比登天還難。
“你這個比喻打的不錯。”
李從善笑了笑,沉默了片刻,然后有些感嘆的說道“其實現在這樣的局面也挺好的,若是能夠一直持續下去,我覺得是最好的結局,對誰都沒有太大的損失。”
聽了李從善的這番感嘆,吳闖頓時目光閃動,他聽出來對方的心意,雙方一直僵持,然后進行談判,互相妥協,各自和解,這樣的發展與結局,李從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李從善可以接受,不代表李從固也可以接受。
吳闖看了李從善一眼,自己沒有明問,對方也沒有回答,顯然是不想說,既然不想說,自己也就不必多問了。
此時此刻,吳闖內心突然有了一種感覺,朝廷此番大動干戈,調遣十萬大軍進入河北之地,來的轟轟烈烈,氣勢洶洶,但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博州。
李勛到了博州之后,并沒有立即去見張金,吩咐了副將曹國安領著軍隊與物資,去找張金報到,自己則是帶著江大熊、齊大福與幾名親兵,在城中轉悠,巡視內部情況。
李勛轉悠了一圈,除了不時有士兵路過巡視,城內的百姓,該干什么,還是干什么,商家照常營業,民眾照常生活,戰爭的壓力,對他們的影響,顯得微不足道。
齊大福輕聲說道“都說河北民風彪悍,如今我算是見識到了,這戰爭一觸即發,城內的百姓看著跟沒事似得,也不見有誰拖家帶口的逃跑。”
“沒有這個必要。”
李勛淡聲說道“河北之地雖然平靜了幾十年,但是在這之前,可是一個混亂之地,藩鎮混戰,戰爭時常爆發,打打殺殺乃是平常事,但不管誰勝誰敗,軍隊的紀律還是非常嚴明的,不會為難百姓,燒殺搶奪之事,很少發生。”
河北民眾已經習慣了戰爭,而且藩鎮混戰,雖然對他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但不會發生屠城這類惡件,既然沒有生命危險,還有什么好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