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善有意放過朝廷的這最后幾萬士兵,就是希望這支軍隊可以退回河東,如此,幾萬人的軍隊,對河北既沒有太大的威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李從固繼續南下的,局勢到此為止,不要在進一步蔓延與惡化了。
“三將軍,您在這里按兵不動,老帥知道了,恐怕不會高興。”
見李從善久久不言,霍綽輕聲說道。
“平宗晚年,四十萬禁軍在河北全軍覆滅,那時候的五大藩鎮,若是一鼓作氣打過去,完全可以輕松的打下豐京,然后改朝換代,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退兵了,你知道為什么”
李從善突然說了這么一個話題。
“那是因為田宗慶極力反對,所以最終退兵。”
這些往事,霍綽身為河北人,自然是很清楚的。
李從善問道“田宗慶為什么極力反對,甚至不惜與其他四大節度使翻臉,也要退兵”
田宗慶正是田章的父親,也是當年五大藩鎮節度使之首,乃是一代梟雄,雄霸河北二十余年,名震天下,有河北第一名將之稱,當時的河北,田宗慶獨樹一幟,實力雄厚,壓得其他四大藩鎮節度使,不得不聯合起來共同對抗,若是平宗再晚幾年發動河北之戰,以當時的局勢而言,說不定田宗慶有可能憑一己之力,就可以消滅其他四大節度使,一統整個河北大地。
可惜的是,河北之戰結束的第二年,田宗慶就是病故,由他那不成器的兒子田章繼承其位,結果是碌碌無為數十年,最終死于內訌,白白便宜了李從固。
霍綽想了想,說道“那是因為,當時的隴右節度使劉桀,集結了十萬大軍,隨時可以回轉關內,如此,大家沒有把握一口氣吃掉豐京,而且當時的朝廷,民心并沒有完全喪失,一旦雙方形成僵持,五大節度使必然受到天下所有人的譴責與唾罵,迫于這些壓力,田宗慶因此極力反對。”
聽了霍綽的話,李從善卻是搖了搖頭“你錯了,田宗慶之所以反對繼續進兵,不是因為劉桀,也不是因為民心,以當時五大藩鎮三十余萬大軍,真要一路打過去,不說劉桀敢不敢回來,就算他領著十萬隴右軍回來,也絕不是河北藩鎮的對手。”
“至于民心,誰當了皇帝,誰對天下百姓更好,誰才能擁有民心。”
霍綽不解道“那你說田宗慶當年為什么要反對繼續進兵呢總得有一個理由吧”
李從善看著霍綽,緩緩說道“當年的局勢,一旦五大藩鎮執意滅亡大晉,如此,胡族必然來犯,內部有亂,外部強敵來襲,如何抵抗到時候,天下必然大亂,億兆百姓,說不定就要淪為亡國奴,受胡人奴役,田宗慶正是因為心里裝著天下,裝著百姓,才會極力反對繼續進兵。”
李從善突然有些感嘆的說道“一個人,為了大公,大義,可以放棄為之奮斗了一輩子的夢想與抱負,田宗慶確實值得敬佩,更不虧為一代梟雄之名。”
聽了李從善的這番話,霍綽心神震動,呆呆看著對方,直到這一刻,他才是終于明白了李從善,內心的真實想法。
“三將軍,若是早二十年,有今日之局,您又會做出如何選擇呢”
霍綽突然忍不住問出了這么一句話。
二十年前,胡族分裂,正是最為衰落的時期,晉朝外患不重。
李從善沒有回答霍綽的問話,而是把目光再次看向了前方的戰場,只見他臉上有了笑容,喃喃自語道“二十年前,名將輩出,李忠、趙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