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的好,退一步海闊天空。
趙詢的財政改革,確實是成功推行下來了,但這是一件涉及全國的大事,它所需要的人力與物力,無疑是極為巨大的,僅僅靠著趙詢所聚集起來的官員與政治資源,根本無法獨立完成,趙詢還是要借助朝堂的整體力量,去完成自己的政治目標。
門閥世家想要掌控政事堂,在相國數量上,形成壓倒性的優勢,然后達到控制整個朝堂的目地,對此,趙詢自然是極力阻攔與反擊,但是隨著政局的延伸,趙詢發現自己很難阻止這種局面的發生,到了最后,自己一定會是政治上的弱勢一方,很難改變。
因此,趙詢決定另辟蹊徑,組建樞密院,并且以此為根基,全面推動財政改革。
趙詢的政治手段,其實很簡單,既然很難阻止,那就不要阻止,索性把政事堂讓給門閥世家集團,但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右相之位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為李忠的存在,趙詢做到了。
涉及國家重大政務,右相召開政事堂會議,形成全體決議,有了這個決議,右相甚至可以繞過皇帝,直接下達正式的政務命令,如今李忠占據右相之位,哪怕只是一個傀儡,也能有利的牽制政事堂,讓其無法形成全體決議。
皇帝為了控制朝局,對政事堂采取的手段,一般就兩種,一是讓自己人去做這個右相,二是形成另外黨派,牽制右相,趙智用的辦法,就是聯合左相劉桀,抗衡右相楊道嗣。
趙詢用李忠為傀儡,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政治手段。
如今,趙詢以相國劉光輝與秦安明為改革主導者,成立樞密院,以事大從急的策略,經過中書省,把行政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打一個比方,在政事堂無法形成全體決議的情況下,各個相國有不同的建議與想法,那么最后,就會各自上書奏章,對此,對自己有利的建議,趙詢就可以通過中書省,立即形成決議,然后傳達下去,而對自己沒有利益的建議,則是可以扣在中書省不發,將其當做空氣,什么事都沒有。
陸中勛的政治意圖,為的是主導朝政的權利,而不是什么相國之位,一個有名無實的位子,要不要都無所謂,他要的是實際權利,而不是空名。
現在,河北大敗,天下震動,西域的稅賦已經斷絕,短時間之內無法恢復,趙詢支持不了多久,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必須做出一些選擇了,也定然要割舍出來一些政治利益,換取門閥世家集團的支持,然后穩定朝局,讓財政改革繼續走下去。
謝世遠說道“中勛兄,我們的底線是什么”
皇上主動找到陸中勛,已經是一種態度上的妥協了,所以,在這之前,肯定要想好價碼,然后打出去,看皇上能不能接受。
陸中勛淡聲說道“皇上找我,也可以找到你們。”
陸中勛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皇上找我,我沒去,就是大家的意見還不統一,所以我不能去,若是我去了,說了條件,皇上不接受,然后在找你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又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結果呢
一塊肉,有的人吃完了還沒飽,而有的人,吃一半就飽了,需求不同,所能夠接受的條件,自然也是不同。,,